一到冬季皮膚就癢 咋回事兒?
冬季瘙癢症又稱皮脂缺乏性濕疹,屬於瘙癢症的一種。它是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好發於秋末及冬季,以皮膚乾燥、起皮、開裂陣發性瘙癢為臨床表現,而無原發皮損的常見皮膚病,多發生於軀幹、小腿前側、前臂和足背部。
那麼如何有效應對這種問題?以下為您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
01了解皮膚瘙癢的原因
冬季皮膚瘙癢的常見原因包括:
乾燥:氣候乾燥使皮膚丟失水分,屏障功能減弱,易產生瘙癢感。
外部刺激:穿著化纖衣物、熱水燙洗、用力搓澡、使用刺激性清潔產品破壞皮膚屏障功能。
基礎疾病:如濕疹、銀屑病、皮膚瘙癢症等慢性皮膚病在冬季易加重。
02改善生活習慣,減少皮膚乾燥
合理控制洗澡頻率和水溫:
冬季洗澡過頻或使用過熱的水會加劇皮膚乾燥。建議每周洗澡2-3次,水溫不宜過高。
避免過度清潔:
使用溫和的沐浴露或無皂清潔劑,避免鹼性肥皂或含強刺激成分的產品。
及時保濕:
每次洗澡後,應儘快塗抹潤膚乳、乳霜或凡士林,重點塗抹四肢和背部等易乾燥區域。建議選擇含有甘油、尿素或神經醯胺等成分的產品。
03飲食和環境的調整
飲食注意補水和營養:
每日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E的食物,以增強皮膚屏障功能。
改善室內環境:
由於冬季室內供暖,空氣容易乾燥,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在40%-60%之間,避免空氣過於乾燥。
04穿衣選擇有講究
貼身衣物選擇:
貼身衣物建議選擇棉質材料,避免化纖或羊毛衣物直接接觸皮膚,以減少摩擦刺激。
保持衣物清潔:
冬季汗液減少,但衣物中的灰塵和蟎蟲可能會引發瘙癢,因此應定期清洗和晾晒衣物。
05必要時使用藥物
(1)對於瘙癢嚴重的部位,可以短期使用抗組胺藥膏或低濃度的糖皮質激素軟膏,但需遵醫囑使用,避免長期濫用。
(2)如果瘙癢影響睡眠或伴有全身性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服止癢藥物。
冬季皮膚瘙癢雖然常見,但通過調整生活習慣、合理保濕以及必要時的藥物治療,相信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得到緩解。如果瘙癢反覆發作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潛在原因。保護皮膚,從日常生活的細節做起,讓您的冬天更加舒適!
來源:北京順義區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