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也能凈化水 揭秘茶葉如何吸附重金屬
泡茶不僅能帶來健康享受,還可能讓你的飲水更乾淨。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茶葉在沖泡過程中能吸附像鉛和鎘這樣的重金屬,有效過濾掉水中的有害物質。簡單來說,一邊泡茶,一邊凈化水,實在是妙不可言。
「我們發現,泡茶能顯著減少飲用水中的金屬含量。茶葉浸泡時間越長,去除效果越明顯,」研究的第一作者Benjamin Shindel說道。他是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西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候選人。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只需幾分鐘的沖泡,就能讓水質有所改善,而如果泡上一整夜,效果更是驚人。
在美國,自來水通常受到嚴格監管,喝起來也算安全。但老舊的鉛管和配件有時會讓重金屬混入水中,比如鉛。這種情況雖然不常見,卻讓人擔憂。而泡過的茶葉,或許能成為一種簡單又自然的解決方案,減輕潛在的暴露風險。
然而,茶葉本身也可能含有金屬,這讓問題變得有些複雜。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健康科學系主任Ana Navas-Acien博士對此評論道:「把茶葉當作吸附水中金屬的工具,這個發現很有意思,以前很少有人想到這一點。」她雖然未參與這項研究,但對這一創意讚嘆不已。
茶葉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研究人員嘗試了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洋甘菊茶和路易波士茶等多種類型,還對比了散裝茶葉和市售茶包的效果。他們先準備了含已知量鉛、鉻、銅、鋅和鎘的水溶液,加熱到接近沸點,然後加入茶葉,浸泡時間從幾秒到24小時不等。之後,他們測量水中殘留的金屬含量,計算出沖泡過程究竟去除了多少。
結果很有趣。茶包的材質會影響效果:棉布和尼龍茶包吸附能力很弱,而纖維素茶包表現出色。研究者認為,纖維素這種來自木漿的天然材料,表面積大,結合點多,自然更擅長「抓住」金屬離子。超市裡常見的茶包材質五花八門,有植物纖維如纖維素和大麻,也有尼龍這樣的塑料,甚至還有可降解塑料。
茶葉種類和研磨程度的影響倒不大。細磨的茶葉,尤其是紅茶,吸附能力略強一些,可能是因為表面積更大。Shindel還推測,無咖啡因茶葉應該也有類似效果。至於沖泡時間,毫無疑問是關鍵因素。泡得越久,去除的金屬越多。「有些人泡茶只用幾秒,幾乎沒什麼凈化效果。但如果泡久一點,甚至像做冰茶那樣過夜,就能去掉大部分,甚至幾乎全部的金屬,」他解釋道。
為什麼茶葉這麼「能幹」?Shindel說,茶葉的活性表面積很高,這不僅讓它能快速釋放味道,也讓它成為優秀的吸附材料。其他物質或許也能做到,但茶葉的便利性無人能比。「茶是全球消費最多的飲品之一。你不需要額外做什麼,只要把茶葉放進水裡泡一泡,就能自然去除金屬,」他笑著說。
(示意圖)
重金屬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鉛在水中無色無味,只有通過檢測才能發現。美國環保署指出,沒有所謂的「安全鉛暴露量」。尤其對孕期、嬰兒和幼兒來說,鉛可能影響大腦發育;對成年人,則可能導致腎功能問題、高血壓和認知障礙。鎘也好不到哪去,喝下去可能引發嘔吐和腹瀉,吸入則可能傷腎、脆骨,甚至致癌。
對普通愛茶的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呢?研究估算,用一個茶包泡一杯水(3-5分鐘),能去除約15%的鉛。如果茶占你日常飲品的五分之一,或許能減少3%左右的鉛攝入。這聽起來不多,但Shindel認為這仍然是個有趣的發現:「我們不是建議大家改變喝茶習慣,也不用為了去金屬泡出苦茶。只是覺得,對於經常喝茶的人來說,這可能在無形中稍微降低了金屬攝入量。」如此看來,泡上一壺好茶,不僅暖心,還能多一分安心。
來源:煎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