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小病拖久了 可能發展為癌
癌症,無數人提起都會恐懼的存在,其低治癒率和比較痛苦的治療過程都讓人聞之色變。但是癌症也不是一天而成的,癌症的發生髮展過程包括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
癌前病變雖然不是癌症,但它有可能演變成癌症,如果能在癌前病變時期就加以重視和治療,就能把癌症扼殺在搖籃里。
常見的癌前病變有哪些?
1、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一般是指發生在口腔、外陰或其他部位的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塊,其平均惡變率為4%,大部分的黏膜白斑對人並無害,但終歸是一種會引起患者痛苦和不適感的癌前病變疾病,發現了還是應該及早進行治療。
2、交界痣。
目前認為部分交界痣或混合痣在受到反覆的摩擦、不完全的切除、自身內分泌紊亂等各種刺激下,有惡變的可能,甚至成為惡性黑色素瘤。如果身上的痣在短時間內突然變大,原本清晰的邊界變得不規則,痣表面潰爛、結痂、發炎等情況,應當懷疑有惡變的可能,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病理檢查。
3、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常見的胃部疾病,與吸煙、酗酒、用藥不當、幽門螺旋桿菌等各種因素有關,其癥狀常常只有飽脹、噯氣等,由於不明顯經常被人忽略。慢性萎縮性胃炎作為癌前病變,發展到癌症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定期做胃鏡檢查可以很好的尋找到病變。
4、結直腸息肉。
腸部息肉指的是其由於局部增生存在於黏膜表面的隆起物,腺瘤性息肉,大型息肉和短期內迅速生長的息肉都相對比較容易癌變,有便血、息肉脫出肛門等癥狀的患者應當特別注意。雖然只有部分結直腸息肉後續會發展為癌症,但是一經發現,還是應當盡量切除。
癌前病變離癌症有多遠?
首先應當明確的是,癌前病變不是癌症,在這個階段並沒有癌細胞的存在,只是身體產生了非正常的病變,而且這種病變有一定的可能性會發展成癌症。癌前病變發展成為癌症通常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在這個時期積極治療,很有可能將癌症扼殺在搖籃中。而且,早期的癌前病變經過及時的治療,是可逆的,甚至是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的。
查出癌前病變應該怎麼辦?
及時詢問醫生的意見。不是所有的癌前病變都是高危病變,有些癌前病變中途可能會自行退化,也有一些終其一生都發展不到需要醫學治療的地步,但是如宮頸癌前病變等容易惡變的,就要積極治療,具體還是應當詢問醫生的意見。
定期進行檢查。有些癌前病變暫時不需要進行醫學干預的,也不應該掉以輕心,應當定期進行相應的檢查,謹防其突然惡變的可能性。尤其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其患上癌症的可能性比平常人大許多倍,更應當進行定期的體檢,及早發現癌前病變和癌症。癌前病變經過治療的,也應當定期進行複查,防止複發。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很多疾病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引起的,熬夜、抽煙酗酒、飲食不當等等,查出癌前病變後,更應當戒掉這些有可能加重病情的壞習慣。除了飲食外,長期的精神緊張、心情鬱結等,都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有可能會加重病情,所以,平時保持心情愉快也很重要。還有多運動,不僅能提高免疫力,預防多種疾病,也能讓心情更加愉悅。
來源:39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