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杯血壓狂飆 專家曝3大隱藏飲料地雷

2025年07月04日 14:12 簡體 正體   評論»

許多人以為吃太咸才會,但其實權威研究顯示,甜比咸更容易讓血壓升高,更說,有3款看起來健康但其實最誤踩的高血壓陷阱,像是無糖綠茶、等,會影響敏感性、增高血壓風險。

營養師薛曉晶表示,根據2015年《AJCN》研究顯示,每天喝一杯會使高血壓風險增加12%,每多喝1杯更會再增加8.2%的風險。

含糖飲料會影響腎臟排鈉功能、增加胰島素阻抗並促進尿酸生成,都是導致血壓難以控制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含糖飲料會影響血壓?薛曉晶解釋,含糖飲料會影響腎臟排鈉功能,導致體內鈉滯留,血壓升高,而且過多的糖分會讓胰島素阻抗增加,間接影響彈性,使血壓更難控制。此外,果糖也會促進尿酸生成,尿酸過高與高血壓息息相關。

而且可別以為只有汽水、手搖飲含糖量高,會影響健康,薛曉晶說,有些「看起來健康」的飲料,才是真正的隱藏陷阱!像是夏天消暑開胃會喝的酸梅湯,其實是高血壓隱形殺手。

酸梅汁恐害高血壓

薛曉晶指出,酸梅製作過程常先用鹽腌漬再加糖調味,導致鈉含量與糖分都偏高。根據《食品加工與技術期刊》研究顯示,每周飲用超過2.3杯含糖碳酸飲料或高鈉飲品,與高血壓風險增加有關,尤其在女性與肥胖族群中更為明顯。若想喝酸梅湯,建議自行選用無鹽腌漬的梅子,搭配少量蜂蜜調味,較為健康。

無糖茶飲也會干擾胰島素敏感性、血壓調節

薛曉晶說,很多市售包裝的「無糖茶飲」,雖然標榜無糖,看似健康,實則暗藏健康危機,尤其這類飲料常含有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人工甜味劑,可能影響腸道菌群,間接干擾胰島素敏感性與血壓調節。

《心血管疾病檔案》研究顯示,人工代糖飲料也與高血壓風險增加相關,長期飲用反而使血壓更難控制,建議自己泡真正的無糖茶葉才最健康。

運動飲料電解質補充需謹慎

運動飲料的鈉含量與糖分遠超一般人想像。薛曉晶強調,除非進行長時間劇烈運動、大量流汗或因腹瀉造成電解質失衡,否則無需特別補充此類飲品。《美國心臟病學期刊》研究顯示,含糖飲料攝取增加與收縮壓及舒張壓升高相關,輕度運動後只需補充水分即可。

黑豆水助排鈉穩定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選擇有助降血壓的飲品,如黑豆水。薛曉晶表示,黑豆水天然含高鉀,有助於鈉的代謝,降。《歐洲營養學期刊》研究證實,高鉀飲食能幫助降低血壓,因鉀離子促進體內鈉排泄,減少水腫與血壓上升風險。製作方法簡單:將一杯洗凈干炒的黑豆加入1000毫升熱水,浸泡4小時或燜煮30分鐘即可。

檸檬水促進血管健康

溫開水加檸檬片是另一種有益血壓控制的飲品選擇。《食品科學與營養關鍵評論》研究顯示,檸檬中的維生素C可減少動脈僵硬、促進血管擴張,進而降低血壓。薛曉晶建議每天早上飲用一杯溫水加一片檸檬,有助促進新陳代謝,對血管健康有益。

綠茶成分助降血壓

自泡無糖綠茶含豐富抗氧化物質,有助降低血壓。《歐洲流行病學期刊》研究指出,綠茶中的兒茶素是強效抗氧化物,能幫助放鬆血管、減少血壓波動。薛曉晶建議每天飲用2~3杯無糖綠茶,但不宜過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來源:TVBS新聞網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