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经失调四大陷阱 你掉入了吗?

2018年11月25日 21:10 简体 正体   评论»

作者:张静慧

精神科医师杨明仁指出,失调可以视为一种警讯,提醒人可能长期处于压力或某些难以察觉的潜意识心理活动,这样的心理状态诱发了脑的生理反应,导致失调。“就像发烧是症状,背后有某些原因引起发烧,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的原因。”

身体发出警讯当然不能置之不理,却不该被过度解读,变成生财的工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有些同业靠自律失调赚大钱,有些事做得太过火了,”一位精神科医师发出警语。

哪些事情值得留意?

1.过度放大自律神经的影响力

“身体百病都是引起的”、“调好自律神经,病自然会好”……,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

精神科医师陈丰伟认为,类似的说法恐怕过度放大了自律神经的角色。“人体非常复杂,内分泌、荷尔蒙、免疫系统、基因、自律神经系统等等交互作用,都会影响健康。自律、身体不舒服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一定单是交感、副交感神经失调引起的。”

有时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不适,而病人同时也有自律神经失调,陈丰伟担心,如果过于强调自律神经失调,可能见树不见林,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同时,自律神经失调跟一些疾病的关系很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很难确定谁是因、谁是果。长庚医院脑神经外科教授张承能举例,自律神经失调(副交感神经过于旺盛)可能让人忧郁,而忧郁也会加重自律神经失调,“不能很快下定论说是自律神经失调引起忧郁。”

谘商心理师邱永林比喻,人就像一辆车,“车子不只需要刹车和油门,每个零件都重要。”人会生病,是生理、心理、环境交互影响的结果,不能简化成都是自律神经失调引起的。

2.过度诠释自律神经活性检测的结果

现在很流行的自律神经活性检测,多半是测量心律变异性(简称HRV)。研究自律神经超过20年的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教授郭博昭解释,心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因应外在变化,跳动时间的间隔会有些微或快或慢的变动,调节心跳快慢就靠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调控。心律变异性就是利用心跳速度的变化作为指标,间接了解自律神经的活性状态。

郭博昭强调,心律变异测的是心跳的快慢变化,但检测结果反应的是整体自律神经的活性,不能反映心脏或其他单一器官有没有问题。“因为自律神经遍布身体各器官,任何一处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陈丰伟说,心律变异性分析有它的意义和价值,许多研究显示它跟罹患及死于心血管疾病有关,“但不能过度诠释、过度神话。它的局限是不能定位哪个器官有问题,不像心电图可以直接反映心脏有没有问题。”

综合专家建议,当身体出现不适,应该先就症状做检查,比如胸闷、胸痛、心跳快,先到心脏内科就医;肠胃不舒服先看肠胃科;如果都找不到器官病变,才怀疑是自律神经失调。

杨明仁说,有时自律神经失调会有蛛丝马迹,比如病人抱怨身体多处麻或酸痛,但并非依照人体神经分布的走向,就可能不是典型的神经病变;再经神经相关检查(如颈椎摄影)也找不到病变,就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

多位医师都认为,要找出病因,详细问诊、了解病史更重要,不能把自律神经活性检测的结果当成诊断依据。“检测结果可作为辅助、当成参考,但不能取代医师问诊和判断,”台中荣总精神部主治医师庄凯迪说。

张承能举例,当病人说“我的毛病已经十几年了”,就比较可能是精神压力、自律神经失调引起的,但如果病人加了一句“最近痛得特别厉害”,表示症状有变化,就要小心是不是脑部出现病变(如)。病人提供的资讯有助医生判断病情,可见问诊的重要。

3.以为“失调”比“精神疾病”好听,反而忽略了真正的疾病

过度强调自律神经失调,很可能忽略了真正的疾病,延误治疗时机。

陈丰伟遇过得的病人,有幻听、妄想等症状,但别的医生却告诉他是自律神经失调,“病人当然很高兴,因为‘失调’比精神疾病好听多了,”但他担心这变成一种逃避,“大家宁愿躲在自律神经失调的帽子下,不愿面对真正的问题。”

回避问题连带影响后续治疗。比如忧郁症可能需要深度、长期的治疗,如果当成自律神经失调去处理,只治疗一些表面症状(如),不仅贻误疾病治疗的时机,病人也得不到真正治疗的效益。“症状是该处理,但不意味症状减轻疾病就会好。重要的是治根,比如心理或情绪障碍、适应障碍、压力调适等,”杨明仁提醒。

4.过度用药

几位精神科医师都透露,不少看自律神经失调的诊所不但积极鼓励民众自费做自律神经活性检测,等检查出自律神经失调,再鼓励民众买诊所代售的保健食品。

“卖保健食品危害算小,过度用药危害更大。有些医生开的药多到超过健保常规用量两、三倍,病人每个月要花两、三千元自费买药,”有医师直言。

曾有病人带着其他医师开的处方来找他,希望他照着开,他看到处方吓了一跳,那位医师竟开给病人一晚两颗速效安眠药,已达健保允许的最大量,他担心这有成瘾的风险,便婉拒了病人的要求。“对于初诊病人就开两颗速效安眠药,或原本吃一颗安眠药但想戒药的病人,医生却开给他两颗,这样做恐怕有医学伦理上的问题。”

“去做自律神经活性检测的病人,应该是希望检测能带来更精准的治疗,而不是检测后吃下更多药物,尤其更多药物,往往就代表出现副作用的机率更高。让病人对药物产生依赖,病人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医生。这是某些医生的开业术吧,”他感慨。

甚至,竟有医生将被列为管制用药的安眠药邮寄给外县市的病人,“医生没看到病人就开管制用药,还用寄的,这是违法的!”另一位医师严词批评。

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教授郭博昭说,自律神经非常敏感且遍布各器官,可以作为健康管理的前哨,提早反映整体健康情形,“但不应该滥用,让病人吃那么多药,这跟理想差太远了。”

太强调用药,也让人失去完整了解疾病的机会。陈丰伟举例,耳鸣其实没有特效药,因为耳毛细胞已受损,不见得能修复,治疗方法除了服药,医生应该还要教病人学习跟耳鸣共处、放松、睡眠充足,“这才是完整的卫教。”如果只说这是自律神经失调,只用药物治疗,病人还是没有建立正确观念。

减压,才是自律神经恢复的特效药

那么,自律神经失调究竟需不需要吃药治疗?

“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份,还需要从生活、心理等方面着手,”庄凯迪认为。

陈丰伟认为要看症状是不是严重到影响生活,比如整天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已经无法工作,此时可以用一些药物快速改善症状、减少不适。常用的药物是血清素药物,可减轻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同时改善忧郁、焦虑、失眠。“但药物是辅助,重要的是找到让自己失调的原因,”他强调。

他有些病人是职业妇女,白天工作已经很累,下班后赶去接小孩、回家煮饭、帮小孩看功课……,每天忙得像战斗陀螺,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长久下来,身心问题逐渐浮现。“这样的问题就不是靠吃药可以解决,必须改变生活。”比如跟公婆、先生商量,分摊照顾小孩的责任,或者跟邻居互相帮忙接小孩,让自己有点时间休息、运动。“跨出这一步,生活品质才会改善,而不是生活没变,一直靠吃药。”

尝试改变现况、解决问题,找到减轻压力的方法,才是让自律神经恢复平衡的“特效药”。

来源:Forbes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