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这脆弱的脚踝啊!

2019年03月05日 6:23 简体 正体   评论»

人在江湖飘,

哪能不崴脚?

可是有些人崴脚后,

就跟中了魔怔一样,

没完没了的崴脚……

……

前一阵,就有这么一个小姑娘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就诊。

云云刚上高二,这段时间总是隔三岔五就崴到脚,云云的妈妈从开始的心疼到后来的怀疑,“你不会是学习压力大,故意自己崴脚想在家休息吧?”云云非常委屈,大喊“我冤枉!”

是什么绊住了云云的脚?

大家几乎都有过崴脚的经历吧?

打篮球踩到别人脚上,

跑步的时候踩到石头或者小坑里,

穿高跟鞋踩到地板空隙,

甚至没站稳的时候,

都有可能崴脚伤到我们的脚踝。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小问题,

很多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只要没

认为“养两天”就好了。

可是你有没有发现,

当你经历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崴脚事故后,

如果再次崴脚,

一般还会是那只脚。

有些朋友,

甚至会经常性地扭伤同一只脚。

医学上,还真有这么个专业名词,叫“慢性踝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通俗一点又叫做“习惯性崴脚”,就是指同一个人的同一只脚经常扭伤。在崴过脚的人中,40%的人会发展为习惯性崴脚。

结构和功能受损,造成习惯性崴脚

这种反复性的脚,一部分是由于先天性的,但更多的是发生在某一次严重的崴脚事故后。

至于为何严重扭伤后容易形成“习惯性崴脚”,需要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来说。

“功能性不稳”

是指严重崴脚后,踝关节中连接大脑的“感受器”会因此受损,于是当脚踝再次失去平衡时,感受器没办法很快地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因此身体不能及时地做出保护动作。往往是已经崴脚了,大脑才收到消息:“啊!不好!要崴脚了!我要制止!”然而为时已晚,扭伤已经再次发生。

“结构性不稳”

或者称“机械性不稳”。多是因为严重崴脚不仅仅损伤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连韧带也发生了拉伤或者断裂。由于肌肉的恢复速度比韧带快,所以很多时候,你以为的“痊愈”只是外表的好转,而韧带并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候,若后续保养不当,韧带会持续松弛,关节也会不稳,造成此后频繁崴脚。于是你会有一种脚踝“松了”的感受,就像用力过猛的皮筋失去了它原本的弹性。

扭伤成习惯,生活与健康都受影响

不同于轻微的扭伤,“习惯性崴脚”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的损伤,不仅会给日常活动带来麻烦,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健康隐患,比如它会增加、关节炎症等的风险,还容易诱发骨折。这些疾病则会进一步增加崴脚的风险,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若是一直不予重视,发展到晚期,可就只能通过手术来补救了。

不过,虽然复发的可能性很高,但如果第一次崴脚后,能够正确及时地治疗,“习惯性崴脚”发生的概率可以显著降低。因此,一定要重视第一次崴脚后的护理。即使已经不疼了,也不意味着就没事了,要尽早在专业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减轻后续伤害。如果错过了第一次崴脚后的护理,请从现在开始重视起来。

常规处理加康复训练,避免反复受伤

无论是第一次还是再次扭伤,首先,相应的常规处理必不可少——

1

休息

扭伤后尽量坐着或躺着,若是必须要走动,也不要太剧烈。

2

冰敷

崴脚后可以冰敷患处,以止痛和消肿。但冰敷的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因此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医生的指导。

3

抬高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腿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恢复。

4

包扎或手术

若遇到韧带拉伤严重或是断裂的情况,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固定包扎或者手术。

此外,应选择更为合适的鞋子。有证据表明,加固型的鞋子可以帮助预防脚踝受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半刚性材料或是系带的鞋子来减少崴脚的几率。平日里运动量较大的朋友,建议同时佩戴护踝,以增加关节的保护。

最后,一定要及时向寻求帮助,以便评估伤情、制定训练计划,自我锻炼的方法往往简陋、不规范、没有个体针对性,也无法考虑韧带、肌肉、骨骼等各方面的情况,建议只作为专业康复训练的辅助。

康复训练贵在坚持,

要记住,

拥有健康的脚踝,

才能肆意地奔跑哦!

来源:搜狐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