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 这十八个问题最易被误读 糖尿病患者请认真看完

2019年11月18日 14:22 简体 正体   评论»

随着时间增长的,不仅有年龄,还有与疾病有关的谣言。作为一种慢病,更是少不了经常被大家提起,说着说着,很多原本有科学依据的内容就“变了味”。

糖尿病日来临之际,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郭启煜,向糖尿病相关谣言“宣战”,希望糖尿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控制好自己的

糖尿病一定会遗传吗?——不一定

糖尿病确实有遗传因素,父母有糖尿病,其子女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属于高危人群。但是,遗传因素的贡献是有限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后天的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当其冲。有遗传易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远离糖尿病。

少吃糖就一定不得糖尿病吗?——错

糖尿病与吃糖并无直接关系,多吃糖未必得糖尿病,少吃糖未必不得。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因素有关。

如果胰岛功能好,摄入再多糖也可以有效利用,血糖也不会升高。反之,若因多种原因导致胰岛功能异常,则少吃甚至不吃糖,也会有糖尿病的发生。

只有胖子才得糖尿病吗?——不一定

与瘦子相比较而言,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几率确实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腰带越长,离糖尿病的距离就越近。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

如果瘦子有其他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一样可能患糖尿病。患糖尿病的瘦子可不在少数哦,糖尿病更青睐胖子,但对瘦子也不嫌弃。

儿童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吗?——错

过去,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但近年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常进食高脂肪高糖类高热量快餐食品和大量含糖饮料、喜欢长时间静坐看电视或玩游戏、活动少、肥胖等因素有关。2型糖尿病已成世界上很多国家儿童的一种流行病,各国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我国儿童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渐攀升。

饮食控制就是饥饿疗法吗?——错

控制饮食并非是要忍饥挨饿,而是在保证糖友基本生理需要前提下,合理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如果长期进食太少,摄入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就会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免疫力下降,反而有害健康。进食太少还容易发生低血糖,进而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危害更大。

科学的饮食控制,强调既要控制好疾病,同时享受生活的乐趣。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再吃甜食和水果了吗?——错

糖尿病在合理控制总热量和均衡营养前提下,没有任何一种食物绝对禁忌。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只要合理控制好总热量,这些还是可以适度摄取的。但切记千万不要吃多哦!可作为加餐,放在两次正餐之间食用。

可优选升糖指数较低(GI<55)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哈密瓜、桃等。

糖尿病人不能喝粥吗?——错

者当然可以喝粥,但需掌握一些技巧。喝粥确实影响血糖,但相对短暂。喝粥后,血糖升高速度快,但下降的速度也快。

喝粥技巧:少喝纯米粥;煮粥时加一些豆类或杂粮;别煮时间太长;放凉再喝;搭配蛋白类和蔬菜类食材一起食用;先吃菜再喝粥;限量喝粥,放慢进食速度慢慢喝,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变化;接受胰岛素或促泌剂治疗者谨防低血糖。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幅度较大时,谨慎喝粥。

“无糖食品”就可以随意吃吗?——不可以

无糖食品虽然在生产中没有添加蔗糖等精制糖,但无糖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淀粉,会在体内逐步降解转化为葡萄糖。

无糖食品不可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如果吃多了血糖同样会升高。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

喝酒降低血糖,就可以长期喝酒吗?——不可以

某些患者少量饮酒后确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这并不能成为可以长期喝酒的理由。

糖尿病人饮酒会可导致低血糖,尤其当空腹饮酒时。特别是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治疗者。低血糖危害更大,甚至会危及生命。

酒精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长期过量饮酒显著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也会增加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胰腺疾病、胃肠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和老年等的风险。糖尿病患者最好忌酒,若无法做到,一定少饮。

糖友做家务就是运动吗?——不确切

做家务确实也是一种运动,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运动。做家务相对单调,动作重复,易疲乏,耗能有限,所以,绝不能以家务代替运动。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要求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运动方式可以结合自身爱好,因人而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起不到运动治疗的效果。

没有症状就不必监测血糖吗?——错

没有症状也必须定期监测血糖!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高血糖。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决定是否监测血糖。积极监测血糖,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好血糖,才能远离并发症。

保健品可以单独治糖尿病——错

有的保健品可能确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的作用,但并不能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降血糖还是要依赖正规的降糖药物。

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策略还是五驾马车。保健品不在此列!

血糖高无症状就可以不吃药吗——大错特错!

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高血糖,不管有没有症状,都会促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无症状不代表没问题。

糖尿病的危害就在于并发症。高血糖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几乎没有死角。糖尿病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并发症,而非缓解症状,即使症状缓解,仍需治疗。

血糖降下来了就能停药了吗——错

除少数患者外,绝大多数患者血糖降下来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自己擅自停药,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与反弹,这样反而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能否停药必须去医院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决策。即使医生同意停药,也仍需注意控制饮食和运动,同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糖尿病治疗的疗程,就是患者的余生。

二甲双胍具有肝肾毒性——错

二甲双胍是一种经典降糖药物,历史悠久,久经考验,价廉易得,应用非常广泛。

二甲双胍确实是经过肝肾代谢,但并不损伤肝肾,只要肝肾功能正常,就可以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但是,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胰岛素具有成瘾性——无稽之谈

胰岛素是一种由人体胰岛β细胞的生理性激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糖尿病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胰岛素治疗就是补足体内缺乏的胰岛素,属于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有些患者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是因为病情的需要。胰岛功能的显著下降。

胰岛素是最强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治疗最有效的武器,应及时启动。

糖尿病严重了才要打胰岛素吗——错

胰岛素并非是糖尿病严重后才用。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及时启动,及时强化。

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即应启动胰岛素治疗,而且往往需要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标,即可启动胰岛素治疗。

新发病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可首选胰岛素治疗。

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分型困难,与1型糖尿病难以鉴别时,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确定分型后再根据分型和具体病情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也需使用胰岛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围手术期等,也需要选择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得了糖尿病就活不长了?——不一定

这取决于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如果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成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但若控制得当,糖尿病人照样可以健康长寿。

患了糖尿病不用害怕,只要肯努力,积极控制好糖尿病,长寿不成问题。如想长寿,就好好控制好糖尿病;如果无所谓,就请自便。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来源:搜狐健康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