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个行为,伤孩子最深
短短43秒,连续掌掴妻子23次。
这两天,网上有则视频看怒了无数人。
网曝视频中,一男子嘴里骂骂咧咧,不断狠扇妻子耳光,一下又一下。
妻子被打得鼻青脸肿,甚至两次吐血。
视频曝光后,愤怒的网友们一边谴责该男子的暴力行径,一边为被打女子鸣不平:“夫妻关系从来不是家暴的保护伞!”
“施暴者理应受到严厉处罚!”
“都被打吐血了,请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那个躲在妻子背后,一脸木然地打量着父母的孩子。
视频中,孩子不喊不闹,呆呆地看着爸爸一巴掌又一巴掌挥向妈妈。
警方透露说,这则视频正是由孩子发出来的,目前正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情形发生过多少次,又有多少次被孩子亲眼目睹。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睹这样的家暴行为,一定会对孩子此后的人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泰国有一则短片,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家暴留下的创伤。
在孩子眼中,争吵不休的父母就像是破碎世界里的两个怪物在嘶吼、扭打。
那个亲眼目睹家庭暴力的女孩,胆怯地躲进被子里,将头深深埋了进去。
她害怕周围的一丁点异动,甚至会被突然掉落的玩偶吓到发抖。
无助又痛苦。
在安静的时候,她也会缩在母亲怀里,怯怯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不用想都知道,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会有多少不安与恐惧。
很多人都说,家暴不就是打几个巴掌,吵一架,殊不知,这就是孩子眼中最可怕的恐怖片。
有的孩子将自己代入“受虐者”形象,变得沉默寡言,自卑内向。
而有的孩子,则将自己代入“施虐者”的形象中,开启了另一场暴行。
都说在家庭教育里,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父母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内在性格和外在表现。
在争吵不断的家庭中,孩子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家暴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在心理上反复折磨着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那些从小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有答主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作为被家暴人的女儿,她是唯一一个亲眼目睹父亲殴打母亲全过程的人。
父亲好赌,那时候,她会在无数个睡着的黑夜被吵醒,亲耳听到父亲粗暴地向母亲要钱的声音,夹杂着怒骂、殴打。
严重的时候,他会拽着母亲的头发往门上撞。
那时候她只有13岁,却被吓得不敢睡觉,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
头发也成了软肋,她最怕的就是别人摸自己的头,担心会被同样揪着殴打。
在这样的恐惧中,她度过了自己阴暗的青春。
有时候这样的恐惧直到成年后,有了能力保护自己时也无法消解。
它们会演化为一种自责。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
处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虽然逃过了单亲家庭的命运,却逃不过精神和心理上的畸形。
曾看过一句话: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婚姻关系也是一样,因为家庭不和的缘故,很多孩子被剥夺了感受爱的权利,又早早丧失了爱别人的能力。
徐静蕾坦言,自己现在不想结婚,就是因为一想起婚姻家庭,就会想起经常吵架的父母。
从小到大,脾气暴躁的父母不知道在她面前大吵过多少次。
直到现在和爸妈一起出门逛街,徐静蕾心里都有一根弦紧绷着,她很害怕父母一言不合就吵架。
她甚至会劝爸妈:“你们离婚吧”。
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她,对“吵架”两个字有了天然的反感。
她会担心身边人突然的情绪失控,她对一家人相亲相爱的画面没有概念,也连带着对婚姻没了向往。
荧屏上的徐静蕾是这样,荧屏外万千个在不和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是一样。
有些孩子即使长大后鼓起勇气迈入婚姻,也依然会延续原生家庭的不幸。
父母善于用冷战解决问题,孩子也会将冷战当作武器。
父母常通过吵骂处理争端,孩子就会将吵骂视作常态。
他们不是不想好好处理,而是类似事情发生时,他们脑海中第一时间涌现的,就是父母先前的处理方式。
他们在原生家庭中画地成牢,原生家庭教育了他们的同时,也摧毁了他们。
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但令人心痛的是,很多人直到现在还是没能意识到,家暴会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
于是,他们争吵打架时,从不避开孩子。
他们情绪失控或者持续冷战时,也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在很多父母眼中,他们以为只要保持家庭的完整,就是对孩子的负责。
但他们恰恰忽视了,父母对待彼此的态度和方式,才是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岳云鹏曾和妻子有过约定,不会当着孩子的面起争执。
因为他不忍心看到孩子眼里的恐惧,更担心这样的做法会对孩子带来一生的伤害。
小时候,他见过争执不休的父母,所以他更懂一个不和的家庭对孩子带来的阴影。
也许对很多父母来说,今天打一架,明天就能迅速和解。
可在孩子眼里,每一次争执,每一场打闹,都是一场腥风血雨。
在这场父母双方的对战中,不管最后是谁赢,输的永远都是孩子。
家,应该是充满爱的地方,而不是充斥着暴力的场所。
无论生活有多不如意,无论你有多么愤怒,都不要伤害你最亲的人,更不要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
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了,可以选择离开。
对孩子来说,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要比表面维系关系,实际充斥着暴力的环境,要好太多了。
情绪稳定,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庭和睦,才是父母送孩子最好的礼物。
孩子一生的路还长,别让你的孩子在不安焦躁的环境中长大,更别让无辜的他们成为家庭暴力的牺牲品。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话里话外话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