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危言聳聽!這7種癌症的早期徵兆一定要了解
正常細胞(圖A)對比癌細胞(圖B)(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據資料顯示,癌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未來患癌的人數可能會越來越多。不要以為癌症很遠,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得癌症,提早預防,早治療!中醫講究治未病,也是這個道理。
中國權威研究人員在《臨床醫師癌症期刊》上發表的《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報告顯示,中國10大最常見癌症分別為:肺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甲狀腺癌、腦腫瘤、胰腺癌。肺癌是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胃癌、食管癌、肝癌的發病、死亡率緊隨其後。但這些癌症的徵兆你都清楚嗎?
乳腺癌:不疼不癢的單發腫塊
生活習慣要健康(圖片來源 pixabay)
一般來說,如果女性發現自己乳房發生乳腺腫塊、血性分泌物、皮膚凹陷、表面潰瘍、表面紅斑、橘皮樣改變、乳頭回縮、乳暈附近濕疹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排查乳腺癌。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一些患者覺得,自己乳房上的腫塊不疼不癢,一定不是腫瘤。但出診經驗,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而這些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的形態。
宮頸癌:不正常流血或出現包塊
出現陰道不正常流血、接觸性流血、白帶異常、小腹疼痛、出現包塊等癥狀時,必須警惕腫瘤。由於很多婦科腫瘤的包塊不疼不癢,一些患者容易忽視,其實,這種不疼不癢的包塊也可能是腫瘤。
食管癌:喝水吃飯有異物感
食管癌的預警特別容易被忽視,偶爾喝水、吃飯的異物感容易被認為是情緒波動導致的。有的患者咽下食物或飲水時,有食物下行緩慢並滯留的感覺,食物黏附於食管壁等感覺,這種癥狀吃完飯就消失了,也容易被忽視。此外,咽喉部出現乾燥和緊縮感,在咽下乾燥粗糙食物時尤為明顯,也是食管癌的預警。
正確飲食至關重要(圖片來源 pixabay)
胃癌:胃疼腹脹或有黑便
約佔1/3的早期胃癌患者都會有腹痛的情況,一些有胃潰瘍的老患者認為自己是老毛病發作了,疼得厲害時,又往往會被誤認為是膽結石,這種疼痛很多是一陣陣的,所以大多數患者都不當回事兒。同時,出現少量黑便或持續糞便隱血以及腹脹、噯氣都要去排查胃癌。
大腸癌:排便改變或頑固性便秘
大腸癌早期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但如果持續發現便中有黑血,頑固性便秘,大便性狀改變時間較長等情況,應該警惕。
口腔癌:口腔黏膜出現白斑
一般口腔潰瘍幾天就能好的,但持續的口腔潰瘍就要警惕了,是癌前病變的警報,如果口腔黏膜出現白斑,也要注意。
鼻腔癌:鼻塞鼻出血
鼻腔癌主要表現為反覆鼻塞、鼻出血,很多人會覺得是鼻炎,可經過治療後很長時間都沒有緩解,其實,很多患者這是才發現鼻腔內出現惡性腫瘤。
以上7大癌症列舉了最主要的癥狀,當然也要結合身體變化綜合來判斷,有時也需要輔助現代醫學檢查。
治療癌症,我不主張手術、放療化療
中藥治療腫瘤效果更好(圖片來源 pixabay)
中醫治療腫瘤總體思想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增強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祛邪就是殺死腫瘤細胞;手段包括湯藥、針灸等治療手段,不會損壞人的身體毛髮肉體,這跟西醫說的動手術、切除、化療破壞細胞(把正常細胞同時也殺死了)等不同。而且中藥講究“君臣佐使”、辨證施治,對待癌症患者必須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施治。
現代醫學的放療、化療做法,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破壞了正常的組織和細胞,對身體的傷害特別大,而且很多癌症化療後並沒有治癒,反而複發率很高。
中醫讓癌症患者減少痛苦、活得有尊嚴
對於癌症的治療,我有3個原則:與癌症和諧相處;謹慎手術和化療;消滅癌腫。總結起來對待癌症的策略可以概括為:不殺、不痛苦地殺、堅決殺!
對於高齡老人、癌症晚期患者,需要做得是盡最大可能減少身體的破壞、少折騰,不要化療放療,以此減少疼痛、減少對身體的傷害,用中藥維持,保證正常的生活品質。對於普通的癌症患者,則必須正確用藥,忌大瀉大補,最終目的是殺死癌細胞。總之,儘可能減少對身體的破壞和對心理的打擊,讓患者花錢少、痛苦少、治療徹底,減少複發機率。
來源:中醫專家李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