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最新研究:糖化血色素濃度是身體衰老警示值

2019年03月02日 11:19 簡體 正體   評論»

衛福部曾有調查指出,國內64歲以上長者,高達16.4%有失能問題。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公布一份追蹤2565名55歲以上國人的調查,首次發現身體衰退速率竟與血液中的糖化血高低有關。偏高者,發生身體相較正常者的可能性,每年會增加1.21倍;研究也意外發現,糖化血色素低不一定就是好事,糖化血色素偏低同時體內發炎指標偏高者,發生身體功能障礙相較數值正常者的可能性,每年會增加1.4倍。

根據衛福部過去調查,國內55歲到64歲的長者3%有身體功能障礙、64歲以上長者達16.4%。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今公布一份追蹤研究報告,研究人員追蹤2565名55歲以上身體功能正常者身體功能變化軌跡,長達5年。這項研究是首次發現,身體功能的衰退速率與血液中的糖化血色素濃度高低有關。

群體健康研究所長熊昭表示,這項歷時5年的研究,追蹤2565位55歲以上身體功能正常者,評估走路速度、單腳站立、不靠手扶從椅子上站起等身體功能量表與自我感覺評估,比較其糖化血色數值;執行研究的國衛院助研究員吳易謙表示,研究發現無論糖化血色素偏高或偏低,都可能提早讓失能報到。

吳易謙表示,相較於糖化血色素介於5.5%到6%之間的正常者,糖化血色素如介於6%到7%者,發生身體功能障礙的可能性,每年會增加1.21倍;另外,研究也意外發現,糖化血色素不是低就是好,糖化血色素如低於5.5%,即使在正常值的4%到5.5%間,發生身體功能障礙的可能性,每年也會增加高達1.25倍,如果糖化血色素低於5.5%,且同時體內“可溶性白細胞介素6受體”等發炎物質偏高者,發生身體功能障礙的可能性,每年更增加高達1.4倍。

吳易謙表示,血色素是紅血球當中的一種蛋白質,能協助紅血球攜帶氧氣,但血色素也容易跟血液當中的葡萄糖結合,形成糖化血色素,若血中葡萄糖濃度越高,糖化血色素就越高,因此可以作為測量的指標之一。

吳易謙表示,糖化血色素的偏高或偏低,且合併特定發炎物質指標的上升,可能是身體功能隨年齡衰退的早期警示徵兆。

群體健康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提醒,糖化血色素偏低,可能與感染症、發炎反應、或身體其他隱疾有關,建議40歲以上民眾可每3年接受一次糖化血色素檢查、65歲以上每年一次、有糖尿病者每3個月1次,如發現數值偏高或偏低可及早檢查。

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王治元表示,糖化血色素是8周到12周值的平均值,通常糖化血色素偏高者,大部分有糖尿病問題,偏低者則大多與年紀老化有關;過去研究發現,糖化血色素偏高或偏低,都可能對智力發展、失智症、心血管有不良影響。

王治元建議糖化血色素偏高者,空腹血糖值應維持在130到80毫克/分升、飯後血糖值應控制在180毫克/分升以下,可讓糖化血色素至少控制在7.5或7以下;糖尿病用藥導致糖化血色素偏低者,可與醫師重新檢討口服、針劑用藥的劑量,適量減少用藥;未使用糖尿病藥物,但糖化血色素本來就偏低者,則可能與老化有關,肝臟肝醣的儲存能力較差有關,得注意維持正常進食。

王治元建議,不只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膽固醇過高者,都應每日監測血糖,除簡易的血糖機測試外,也建議高風險者使用連續血監測的儀器,更能掌握一天當中的血糖變化。

來源:蘋果日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