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是「人生黃金期」 想要身體健康 做「二柔」、學「三勤」!
45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身旁有妻子相伴,可謂幸福美滿;
但是,45歲,又是生命中最難熬的階段。
因為一旦到了這個年齡段,身體的各個器官,便已開始逐漸衰退,很多隱匿的疾病,開始逐一顯現,甚至“爆發”出來!
所以,這個時期也被專家稱為“生命高危期”!
那麼,如何安然度過這個時期呢?
45歲是“人生黃金期”,想要身體健康,做“二柔”、學“三勤”!
做“二柔”
1、性格“柔”
孔子曰:仁者壽。
意思是說,人應仁慈隨和,凡事不強求,不過分,隨便一點,看開一點,這樣才有健康長壽的基礎!
切莫大喜、大悲、大怒,也不要過於激動與衝動。
性格一定要柔順、溫和,要懂得隨遇而安、豁達開朗、知足且常樂。
2、飲食“柔”
45歲以後,人體機能逐漸衰老、退化,腸胃功能也會隨之減弱。
所以,日常飲食要格外注意,不吃生、冷、辛、硬等食物。
另外,《養生靈》的“飲食六宜”有這樣的論述:食宜早些,食宜緩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軟些。
所以,無論是從“吃什麼”來講,還是從“如何吃”來講,如果能做到飲食“柔”一些,健康也就更近一些了。
學“三勤”
1、勤動腦
生活中,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應當有進取之心,要不斷學習,以充實自己。
45歲以後,如果依然堅持動腦,不僅可以讓老年人與時代接軌,還可以鍛煉大腦的靈活程度,有利於保持年輕心態。
勤動腦,不僅能保持腦中血液的流通狀態,還能通過腦筋協調控制全身的功能,身體才會更健康!
2、勤喝茶
喝茶,有延年益壽,防病治病的功效;茶,不僅僅是傳統文化,也是養生的必需品。
日常可以喝2-3杯養生茶,滿足味蕾,也能養生。
3、勤運動
即使上了歲數,也不要放棄運動。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運動可以適度、適量地進行,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合理制定運動項目。
建議45歲以後的人們,可以選擇慢跑、太極拳等比較緩慢的運動。
45歲後,每天五個小動作,養好五臟,人長壽!
1、養心:拍手
拍手,能激活心臟的保護神:心包經和心經,使心血充盈,瀉除心火,加速身體毒素的代謝,還可以防治胸悶胸痛。
2、養肝:轉眼
肝開竅於目,所以,保護眼睛健康,也有助於肝臟健康。
保持頭部不動,轉動眼球,轉動5圈後,再從反方向轉動5圈。
3、養胃:推腹
雙手自上而下,從胃部頂端推至小腹,有益於增強脾胃功能。
4、養肺:按穴
用大拇指,按揉眉間,即印堂穴,能調整肺氣,起到養肺的作用。
5、養腎:搓耳
腎開竅於耳,所以,經常揉搓耳朵,有助腎臟健康。
雙手輕捏雙耳垂,再搓摩至發紅髮熱。
來源:健康生活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