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短的男人 喝水後會出現4個現象!若你都有 真得去檢查?

2019年11月28日 11:37 簡體 正體   評論»

曾有一項數據統計表明,世界男性的平均都低於女性,這除了和先天基因有關外,和男性後天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也有一定關係。

所以,越來越多的男性都加入了養生大軍中。

正因如此,生活中也衍生出了很多所謂的「養生知識」、「健康指南」?

怎麼喝口水還能有如此大的貢獻呢?還能表明人體壽命,讓人及時止損!?

小康醫生甚是不解,讀完文章才恍然大悟,無非就是一篇危言聳聽的偽科普罷了。

今天小康醫生就拿起手中的護寶錘,一條一條給大家分析說明:一、後腹圍增加,是腹腔積液表現?

文章內容稱喝水後出現腹脹、腹圍增加,就可能是腹腔積液的表現,並且指出和等疾病有關。

首先,腹腔積液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腹水,是腹腔內遊離液體過量聚集的表現。

它本身屬於疾病的癥狀,而並非是一種疾病,它是眾多疾病的嚴重表現,特別是肝硬化、肝癌的終末期階段,就會導致腹水的出現,而腹水聚集過多,腹圍自然就會增加。

但該癥狀並不是在飲水過後才會出現,而是只要出現肝腹水癥狀後,無論是什麼時間段,都會有腹圍增加、腹脹等表現,且會伴隨其他癥狀同時發生。

比如黃疸、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這並非是通過飲水後腹脹,就能夠作為診斷的依據。

而且,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適當喝水的確不會有腹脹表現,但如果一次性喝下大量的水,水分同樣會佔據胃內的空間,從而產生腹脹感覺。

所以,喝水後腹圍增加說明不了什麼!

二、喝水後吞咽困難,就是嗎?

文章稱在喝水後吞咽困難、水容易返回到口腔內,甚至是出現嚴重的嘔吐時,就是典型食管癌的表現,需要立刻就醫進行檢查和治療。

食管就是口腔連接胃部的通道,食物隨著食管才能進入胃內,但其實吞咽困難卻並非只是食管癌的表現。

比如長期患有胃食管反流、慢性食管炎、咽等疾病,也會導致吞咽困難等癥狀出現。

另外,、甲狀腺類疾病壓迫到食管後,同樣會出現吞咽困難、噁心想吐的癥狀,所以僅憑吞咽困難無法判斷為食道癌,這種診斷也並不科學

三、喝水後少尿,就是嗎?

水分主要的代謝器官就是腎臟,經過腎臟的再吸收和代謝之後,多餘的水分變成尿液排出,同時還會帶走身體內多餘的代謝廢物。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在喝水之後出現少尿、無尿等表現,就是尿毒症或腎病到來的信號。

但是,這一說法並不成立。

首先要看自身攝入和消耗的水分量,比如天氣過於炎熱、大量運動之後,本身就會把水分轉化稱出汗排出。

而此時少量補充水分才剛夠身體需求,自然會出現少尿的癥狀。

而且,慢性腎病早期並不會有少尿、無尿等癥狀出現,只有發展到慢性腎衰竭、尿毒症階段後,才會有該癥狀出現。

確切分說,即便患上腎衰竭,在這之前,蛋白尿、代謝、血壓異常等多種表現已經出現,不需要通過少尿、無尿癥狀來進行判斷。

所以,如果偶爾一次出現了少尿癥狀,那完全不需要過度警惕,這很有可能是你該補充水分了!

四、喝水後仍然口乾,就是的表現?

糖尿病早期最典型的癥狀就是「三多一少」,喝水多、排尿多、吃得多但體重卻迅速的減輕。

所以,有人認為在喝水後立刻出現口渴的癥狀,那就是典型糖尿病的表現。

但是,喝水後仍口渴有多種因素。

比如吃的過咸、過於油膩、體內極度缺水、大量體育運動後都會有類似表現出現,所以僅憑它來判斷糖尿病也並不可取。

而且,糖尿病患者喝水多是長期的狀態,體內血糖濃度過高,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會越大,同時還會伴隨夜尿增多、體重減輕、腿腳發麻等多個癥狀出現,所以只有符合這些條件時,才真正需要警惕糖尿病找上門來。

以上便是小康醫生對其4個說法指正的科普內容。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科普類的文章切忌套癥狀。

原本沒患什麼疾病,但偏偏套上癥狀後,心理過度焦慮,緊張導致出現其他疾病。

如果最近身體的確是出現了異常,且持續了很長時間沒能緩解,那及時進行檢查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有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應注意這些問題的出現。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漫說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