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做法會違反養生的原則?來看看生活中五個典型的例子

2020年04月24日 9:27 簡體 正體   評論»

前言:前一篇文章介紹了《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的五項具體原則。那麼究竟怎樣的做背離這五項原則呢?今天,呂醫生介紹五個反例,以對應五原則,來加深大家對五項原則的認識。

《素問.上古天真論》養生的五項具體原則:①食飲有節;②起居有常;③不妄作勞;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⑤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食飲有節」的反例

某阿姨請我搭脈,剛一搭上脈就問我:「呂醫生,XXX我能吃吧?」。我知道她的疾病,已經在吃對應的中藥、西藥了,可是她還是滿懷期許的請教我,能不能再給她吃點XXX這樣的「好東西」。一般來說,XXX這個東西,都是有偏性的,單味中藥的偏性,尤其大。我是不主張患者單獨服用的。我一般的回答是,不要吃。之後,大多數情況下,我會聽到下述問題:「那呂醫生,我能吃點啥?」我一般都會回答:「正常吃飯!」這就是養生的第一條具體原則—「食飲有節」。要有節制,要控制自己的慾望。人們想要身體變好是一種強烈的慾望。這種慾望會使人(尤其是)輕信各種所謂「好東西」,不吃則不快。「飲食有節」,飲就是喝,食就是吃。吃喝是廣義的,不是單單指吃飯,也指你們經常聽到的這些「好東西」。

「起居有常」的反例

有次門診,一個面色晦滯的30歲男青年,由母親帶來看病。他舌頭胖大,脈象略促。根據經驗,我知道這是一個長期熬夜的夜貓子,於是告誡他生活要有規律,不然長期的熬夜,會有猝死的風險。他理直氣壯的對我說:「我覺得自己的生活挺規律的。」我說你幾點睡幾點起,答曰:夜裡兩點睡覺,上午十點起床。乍一看,是挺有規律的,實則不然。現代生理學,有激素分泌調控的理論。中醫,也有相應的說法,子時一陰生,睡眠養陰氣,自然是子時之前睡覺。一天之際在於晨,早上卻賴床不起,久而久之生氣衰弱。不能做到「起居有節」,長期對身體的危害是巨大的。

「不妄作勞」的反例

門診常見每天堅持一萬步,幾個月後來看膝的老年人,實在是太多了。年老不講筋骨為能,這是妄做勞的典型,無需多言了。但也有生活中不得已的「妄作勞」。門診遇到有一老阿姨,腰痛的厲害,很可憐。她的老公患有腦病,這位阿姨一直要伺候他。老公一年多前走了,她好容易能解脫了,能好好休息了,外孫又出生了,於是又開始了帶孩子的生活。時間上簡直無縫銜接,生活的擔子壓得她沒有喘息的時候。阿姨每日還要負責做飯、打掃、洗刷,每周只能抽空來一次做腰部的治療。她的腰痛,就是勞傷,卻偏偏得不到休息。這也是妄做勞,現代中國社會,很常見。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的反例

愛鍛煉的阿姨們喜歡跳操、跳廣場舞,早上要買菜做飯送小人上學,來不及鍛煉,很多人就改在晚上來練。老年人鍛煉,大多數都在露天進行。春、秋、冬三季,晚上不是寒氣重,就是風氣盛,外感之氣本就易於侵入人體。阿姨們跳的熱鬧、開心,出了一身汗之後,互相聊聊天,慢慢走回家。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汗孔打開、熱氣外散,邪氣容易內侵。一旦被「虛邪賊風」所犯,疾病便會找上門來。本來晚上跳操的初衷是好的,卻不想為自己的健康埋下了隱患,得不償失。

「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的反例

我有一個小病人,過敏性皮炎來治療的,因此認識了她的媽媽。覺得媽媽光彩照人、充滿自信,很靚麗。小姑娘上了小學之後,她媽媽聯繫我要求調理。再次見面,我一下子沒有認出來。她看起來臉色晦滯、皮膚粗糙、眉頭緊鎖,並向我抱怨孩子上小學以後,身為家長壓力很大。我勸她佛系一點。她嘆口氣,說怎麼可能。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上學發愁、找工作發愁、不結婚發愁、結婚不生孩子發愁、生了孩子要帶也發愁……你看看,只是在孩子一項上,就做不到「恬淡虛無」,其餘社會上的種種慾望、種種追求,如何能淡然處之?精神的壓力化作了身體的負擔,久而久之則會生病。

以上,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生五項原則的例子。這些原則是養生的基礎。很多人基礎做不到,卻想假借外力(藥物、等)來達到養生的目的,實為捨本逐末,最終不能如意。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呂醫生要說的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