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到底要不要治療?一次跟你說明白(圖)
一些人做心電圖後會被告知有「竇性心律不齊」,於是誤以為自己心臟出了問題。其實,單純的竇性心律不齊不屬於心臟病,「竇性心律太齊」反倒是一種不健康的表現。
什麼是心率失常?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心臟按每分鐘60~100次頻率跳動。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臟的不規則跳動,它包括以下這些情況。
心跳過快(大於100次/分)
包括房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等。
心跳過慢(小於60次/分)
包括停搏、房室傳導阻滯等。
心律不齊(心跳節奏不規律)
包括早搏、房顫等。
所謂「竇性心律不齊」是指相鄰兩次心跳的時間間隔相差超過了0.12秒,這種差值的增大並不意味著心臟有病變。
反之,如果心跳頻率過於恆定,反而提示心臟的自主神經調節系統出了問題,不能根據實際需要及時調節心跳快慢,是不健康的表現,同時也意味著這部分人群未來出現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的風險較高。
心律不齊需要治療?
引起心律不齊表現的疾病之一是傳導阻滯,指心臟傳導系統出現了損傷、阻斷,主要包括竇房和房室傳導阻滯。
根據嚴重程度,傳導阻滯可分為一度、二度及三度。
如果患有一度傳導阻滯但無癥狀,可不進行相關治療。
二度患者要查明病因,比如,是有冠心病,還是僅為心律失常,同時進行必要干預。
三度患者常有暈厥表現,病情一般較重,心率多在40次/分以下,嚴重者甚至發生心臟驟停,因此要儘早查明病因並及時治療。
有種心律不齊很危險
早搏也是常見的一種心律不齊,一般分為房性和室性早搏,患者常感到心慌或是「偷停」。
當常規心電檢查發現早搏時,不要過分緊張,應再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觀察早搏總數。
如果總數大於5000要及時就診,明確是心臟疾病還是其他原因造成。
健康人飲用過量咖啡或茶等,也可表現為大量早搏,減少飲用即可恢復。
病理性房性早搏
後續會發展為房速或心房顫動,房顫患者會出現絕對的心律不齊和脈搏紊亂。
病理性室性早搏
常與冠脈疾病相關,因為冠脈血管堵塞會導致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從而導致早搏形成。
當出現連續幾個室性早搏時,要格外警惕,因為這很容易誘發室速或室顫。
怎麼確定自己患有心率不齊呢?
1.心電圖檢查
部分患者可通過心電圖來發現是否心律失常,如果普通心電圖發現不了問題,則用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來捕捉心律失常。
2.篩查是否有器質性心臟病
我們常看到新聞報道熬夜猝死,其實大多由器質性心臟病引起,例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冠心病等,因此要先積極治療這些病因。有心臟病家族史的患者要定期到醫院檢查。
3.心臟彩超和冠脈CT檢查
心臟彩超是檢查原發疾病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冠脈CT主要用來篩查冠心病。這兩者都可以用來評估心律失常的嚴重程度,由專業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干預。
如何預防心律不齊
1.規律運動
定期鍛煉,運動強度適宜,會使心功能得到鍛煉。研究發現,堅持至少3個月以上的運動,就能使心率下降4~5次/分鐘。
2.保持適當體重
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3.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煙、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少喝濃茶,特別是不要在睡前喝;還應定時大便,保持排便順暢。
4.避免生氣
生活中心態要平和,不要總著急、生氣,如果因為緊張、生氣等情況出現心率過快,可以通過聽音樂、靜心冥想等方式逐漸恢復平靜。
5.合理膳食
減鹽限鹽,戒煙限酒,少點外賣,少吃煎炸食品,多吃蔬果,都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中國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