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都會癌變?定期檢查很關鍵(組圖)

2020年06月10日 9:05 簡體 正體   評論»


席捲而來的工作壓力,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讓增多,萎縮性胃炎就是其中之一。有人擔心萎縮性胃炎會變成為癌症,那究竟是這樣嗎?

慢性萎縮性胃炎會?不良會加重萎縮性胃炎?如何防治萎縮性胃炎?

協和醫院醫生為您詳細解答!

什麼是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種,並非是字面理解的胃整體萎縮了,而是深處的腺體在多種原因的侵犯下,出現了萎縮和數目變少。

一般而言,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單純腺體萎縮化生性萎縮。化生是指腸上皮化生,簡稱腸化,是指胃黏膜細胞受到損傷後正常的胃黏膜上皮被腸型上皮所取代了。腸化範圍越廣,發生的危險性越高。

萎縮性胃炎離胃癌還有多遠?

從病理學而言,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成胃癌一般會經過萎縮性胃炎-腸化-上皮內瘤變(也叫不典型增生,是最重要的癌前病變)-胃癌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通常需要數年。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進展與演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上皮內瘤變後,發生胃癌的風險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不過目前發現去除病因加上後,即使發生了上皮內瘤變,低級別的上皮內瘤變大部分可逆轉,而只要密切內鏡追蹤與複查,對於進展成為的中重度的上皮內瘤變,可以通過強大的內鏡技術進行病灶的切除。

總的來說,慢性萎縮性胃炎到胃癌之間仍有很大的距離,只要正規治療,密切隨訪觀察,積極處理癌前病變,是能夠將引燃胃癌的小火苗撲滅的。

萎縮性胃炎引起和加重的原因有哪些?

輕度萎縮性胃炎在老年人是常見的,就如臉上有皺紋一樣是加齡的體現,屬於正常的生理進展。

1、幽門螺桿菌感染、膽汁反流、服用非甾體抗炎葯、長期飲酒、自身免疫因素等是常見的致病原因。

2、反覆或持續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等均為加重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的潛在因素。水土中含過多硝酸鹽,微量元素比例失調,吸煙,長期飲酒,缺乏新鮮蔬菜、水果和所含的必要營養素,經常食用霉變、腌制、熏烤和油炸食物等快餐食物,過多攝入食鹽;

3、有胃癌家族史,均可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病風險或加重慢性萎縮性胃炎甚至增加癌變的可能。

得了萎縮性胃炎應該怎麼辦?

慢性胃炎的治療遵循個體化原則,醫生會對患者儘可能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會做根除治療殺滅細菌,存在膽汁反流的患者會應用促動力葯或結合膽酸作用的胃黏膜保護劑。

除了藥物治療外,堅持內鏡跟蹤與複查非常重要。

(1)對於中重度萎縮伴腸化的患者要做到1年左右隨訪一次;

(2)不伴腸化或上皮內瘤變的情況,可酌情內鏡和病理檢查隨訪

(3)伴有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患者,醫生會可根據內鏡和臨床情況縮短至每3個月或半年隨訪一次;

(4)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則需要馬上複查胃鏡,必要時需接受手術治療或內鏡下局部治療

慢性萎縮性胃炎,其實離胃癌還比較遠,只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配合醫生正規治療,合理複查,是可以將容易轉變成胃癌的癌前病變,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如果您正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請不要恐慌,立即找到專業的消化科醫生,進行正規治療和隨訪,醫患合作,遠離胃癌。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搜狐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