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做到「四宜」 更要爭「峰」吃「醋」

2020年09月24日 17:07 簡體 正體   評論»

作者: 好食速遞

020年的可謂是一個多事之秋,春季有疫情,夏季有洪澇。希望和冬季一切安好,家家和睦,人人安康。現已步入秋季,天氣乾燥,晝熱夜涼,人們容易患病,在這個「多事之秋」的2020年的秋天,更應注重

一、宜悅情秋季氣候日漸乾燥,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易使人產生情緒波動,或煩躁,或傷感,或憂鬱,或悲傷。

秋季養生要調攝精神,保持神志安寧,心平氣和,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從而使人心情愉快。另外還要收斂神氣,多參加戶外活動,有助於心曠神怡、開闊胸襟,使胸中鬱積一掃而光。

二、秋季養生宜養肺乾燥是秋天氣候的一個基本特點。這時如果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極易使人傷風,還會引起、氣管炎和。患有慢性氣管炎和的病人,癥狀也往往加重。因為燥邪首先犯肺,易出現乾咳無痰,兒童尤甚。

飲食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大自然為人們準備的豐富的潤燥之品就是水果,如生梨、甘蔗、荸薺、柚子、枇杷等,都有很好的養陰潤肺功效。或選用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粥、雪梨川貝冰糖羹等,具有良好的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三、秋季養生宜保胃秋季,晝夜溫差變化大,是脾高發季節,特別是有潰瘍的患者,更易複發。

患有或者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在秋季應當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少進油膩食物,不宜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否則會引起濕毒滯腸中,致使腹痛、泄瀉。

四、秋季養生宜養陰秋季天干,常會使人的皮膚和口角乾裂、口乾咽燥、聲音嘶啞、毛髮脫落增多、口渴、等一系列燥症,俗稱「秋燥症」。

秋天必須養陰防燥,這時應注意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西洋參、燕窩、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等。另外,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以利養陰、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另外,秋季養生要堅持少辛多酸,多吃醋是必不可少的,蜂蜜又是秋季養生、美容的佳品,所以秋季養生要懂得爭「蜂」吃「醋」。

蜂蜜潤燥。我國古代醫學家提倡「朝朝鹽水,晚晚蜜湯」。食用蜂蜜最好是在秋季開始,秋季天氣乾燥,人體常會出現咽干口渴、喉嚨疼痛、聲音嘶啞、乾咳無痰、皮膚乾裂、便秘等邪傷津液之症,蜂蜜潤肺止咳、潤膚美容,此時是食用蜂蜜保健養生的最佳時期。

蜂蜜還含有保持人體健康、改善免疫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所必需的各種維生素。

吃醋促脂肪轉化。醋又被稱為苦酒,自古以來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藥,其保健養生的功用也早已為人們所熟知。研究發現,人只要每天喝20毫升食醋,膽固醇就會下降,中性脂肪就會減少,血液粘稠度也會有所下降。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好食速遞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