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16小時就1人患甲狀腺癌 中醫:6穴位疏通結節 預防癌化
資深藝人李明依、寶媽和銀霞都傳出罹患甲狀腺癌,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發布的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全台1年新增4,053人,平均每2.16小時就1人確診罹癌,且女性好發率為男性3倍。甲狀腺癌其中一個病因,是結節癌變,多數患者無顯著癥狀而是透過健檢才發現有結節,其中4~5%的比率會惡化成癌。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最常見的疾病,發生率隨年齡成長而增加,若自覺吞咽困難、頸部有腫塊就要當心,中醫師路新宇指出可透過自行疏理身體6處穴位來輔助調理。
關於甲狀腺問題,無論是甲狀腺結節、喬本氏甲狀腺炎還是甲狀腺亢進,都是同一個調理思路。甲狀腺結節是當代女性特別常見的健康煩惱,為什麼甲狀腺結節在女性身上比較多見?在中醫認為,這與情志的關係非常密切。
結節,中醫也叫「氣結」。「生氣」的「氣」,「鬱結」的「結」,指氣鬱結在一起。(推薦閱讀:「氣結」易造成肩頸酸痛、胸悶練習正念氣功有助改善)
在生氣之後,正常情況下人體應該打嗝,透過排氣的方式將它化解掉。可是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沒辦法得到疏解,甚至有的朋友已經失去了打嗝、排氣的能力。
因此,我們需要疏通與情志有關的臟器的經絡:肝經、心包經、三焦經。
內心鬱悶、低落長久壓抑會影響肝正常疏泄
肝主疏泄。在現代生活中,女性肝鬱的情況比較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肝氣不舒,表現為鬱悶、愛生氣、情緒低落。尤其在工作中,一些情緒不能發泄出來,長期壓抑在心裡,就會影響肝的狀態,產生鬱結。
心包和情緒的關係特別密切。中醫認為,在喜悅的時候,心包的狀態是最好的。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用說人生,就算一天之中,有時也難得有幾件順心事,而任何情緒上的波動都會傷到心包,所以鬱結之氣逐漸累積起來,由小變大。
生氣累積的情緒問題由三焦經排解
至於三焦,它既主導水的代謝,也主導氣的運行,是人體能量流通的場所。只要生氣,三焦就會受到影響。《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說:「三焦主氣所生病。」如果三焦功能不協調,就好比陰雲彌空,使人產生煩躁的心情,出現情緒問題。
如果肝、心包和三焦的功能是正常的,一旦身體受到鬱結影響,比如別人的行為讓你發火,而我們煩惱了一下之後,人體應會自動把它化解掉。所以甲狀腺的問題不是瞬間發生的,是一個長期持續的累積過程。
我們可以透過疏通相應經絡易堵塞穴位的方式,來恢復其臟腑的功能。
疏通肝、心包、三焦經不為甲狀腺結節「糾結」
肝經的易堵塞穴位:陰包穴:保持正坐位,雙腳著地,兩腿微微分開,用對側大拇指指間關節在大腿內側中線進行敲擊,從大腿根部一直敲至膝關節,多數人在膝蓋上方五指寬處會有強烈痛感,這裡就是陰包穴。
(肝經的易堵塞穴位:陰包穴。)
太沖穴:在腳面最高點,大腳趾與二腳趾分叉處的凹陷中。用食指在此處點揉,逐漸增加力道,如果痛感強烈,可以每天持續點揉,直至痛感消失。
(肝經的易堵塞穴位:太沖穴。)
調理方法:疏理肝經時,敲揉雙側的陰包穴,點揉太沖穴探查,在痛處按揉、疏理。每個位置2~3分鐘,每天2~3次,3~5天後痛感就會消失。
心包經的易堵塞穴位:天泉穴:手掌放平,屈肘90°,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指間關節,沿肱二頭肌中線,由肩輕敲至肘關節,在肱二頭肌起端處就是天泉穴。
(心包經的易堵塞穴位:天泉穴。)
郤門穴:前臂腕橫紋與肘關節橫紋的距離是12寸,兩者之間正中線中點,向下一拇指寬處就是郤門穴,即腕橫紋上5寸。
(心包經的易堵塞穴位:郤門穴。)
調理方法:疏理心包經時,敲揉、探查雙側的天泉穴、郤門穴,在痛處按揉、疏理。每個位置按揉2~3分鐘,每天2~3次,3~5天後痛感就會消失。
三焦經的易堵塞穴位:四瀆穴:手掌向下放平,前臂微屈45度,在肘部到腕部的正中線上畫一條線,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把食指放在肘關節的橫紋處,無名指的側面與剛才畫的那條線的交點就是四瀆穴。實踐中發現,多數人左側的四瀆穴按起來比右側的更痛。
(三焦經的易堵塞穴位:四瀆穴。)
消濼穴:手臂外側緊貼肱骨中點下緣處,用大拇指的指間關節敲擊時痛感強烈,這裡就是消滯穴。
(三焦經的易堵塞穴位:消濼穴。)
調理方法:疏理三焦經時,敲揉雙側四瀆穴,消濼穴探查,在痛處按揉、疏理。每個位置2~3分鐘,每天2~3次,3~5天後痛感就會消失。
因為外在任何一個局部反應都是內在臟腑功能的投射,我們平時就應該把肝經、心包經、三焦經保養好。在實踐中發現,不僅我們的身體會有好的改變,心智和情志也會得到提升。
V2ray機場-安全可靠經濟 高速無限流量翻牆服務(10.25日gfw大屠殺,很多ip被牆,它依然堅挺)
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康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