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吃三樣 喝三樣 健康就靠這三樣
2020年11月7日農曆九月二十二日星期六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意味著開始,立冬也就是冬天的開始。
俗語說:立冬一日,水冷三分。古時就有「水始冰」「地始凍」的說法。
從立冬這天起,氣溫將逐漸下降,水溫漸漸變冷。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我們常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只有學會養生之道,才能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季精力充沛。
吃三樣
老話講:葯補不如食補。人離不開五穀雜糧,養生的關鍵在飲食。
1、羊肉
羊肉性溫,能夠御風寒補身體,冬季吃羊肉能夠讓我們寒冷的身體暖和起來。
羊肉同蘿蔔同煮能提供給我們所需的能量與營養。
對於不喜歡吃羊肉的人來說,還可以把羊肉換成牛肉或者烏雞。
2、冬瓜
冬天天氣乾燥,加上食補,少運動,很多人內火集聚。
容易發生咽炎、口乾、便秘。
這時候吃冬瓜,可以清熱利尿,消腫去火。
冬瓜膳食纖維豐富,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排出體內廢物。
其次,冬瓜還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降低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3、蘿蔔
冬吃蘿蔔賽人蔘。
白蘿蔔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熱作用。
此外,白蘿蔔中含有木質素和多種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
其富含的礦物質可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等疾病。
喝三樣
立冬之後天氣更加寒冷,這時要避免吃一些生冷的事物,在喝的方面也盡量選擇熱飲。
1、紅薯粥
冬季紅薯大量上市,紅薯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與膳食纖維,對於老年人或者便秘患者來說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紅薯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很有好處。
紅薯中的糖蛋白還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2、蘿蔔排骨湯
老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含有大量水分,營養豐富,蘿蔔湯是冬季養生保健的首選。
蘿蔔還能吸附油脂,有解除油膩的功效。
大蘿蔔與排骨同煮,可以健胃理氣,補腎養血,可起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
3、紫菜蛋花湯
紫菜蛋花湯是最平常不過的一道湯,但這道湯營養價值卻很高。
紫菜中含有豐富的碘,能夠幫助刺激甲狀腺的分泌。
紫菜中鮮味元素突出,能夠很好的引起人的食慾,讓人在冬日裡胃口大開。
記三樣
除了日常飲食,要想在冬日裡有一個好身體,還有三樣一定要記牢!
1、腳要暖
「病從口入,寒從腳起」,要想暖暖和和,健健康康的度過寒冬,就要注意腳部保暖。
對於老年朋友來說可以選擇棉鞋或者有厚度的羊毛襪子,愛美的年輕女性不要為了好看讓腳受罪。
「睡前洗腳,賽吃補藥」,泡腳也是一種保暖腳部的方法。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最好40℃左右,糖尿病患者及心腦血管病患者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2、早睡晚起,鍛煉身體
冬天氣溫降低,各種疾病複發較多,白天人的體力消耗比秋天更多。
所以要早睡晚起,讓睡眠時間長一點,促進體力恢復。
冬天天亮的晚,氣溫又低,所以盡量不要早起。
一般以晚10點、11點入睡,早7點、8點起床為宜。
立冬時節一定要堅持鍛煉,不僅可以保持頭腦的清醒,還能提高抗寒抗病能力。
當然,冬天健身要避免劇烈運動,以慢跑、太極拳健身操為主。
室內鍛煉,要注意通風,避免缺氧。
3、勤通風,保濕度
冬天除了防寒保暖,更重要的是通風加濕。
天氣寒冷,很多人呆在辦公室或者家裡都選擇緊閉門窗。
在不通風的情況下,室內空氣混濁,很容易滋生細菌。
但是,冬季通風只能開朝南的窗子,切忌穿堂風。
冬天北方天氣乾燥,人的呼吸道乾燥,加上喜歡溫補,很容易燥熱生火,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可以在取暖器旁邊放一盆水,或者單獨配一個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減少疾病發生。
V2ray翻牆服務-安全可靠經濟高速無限流量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老子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