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認失智是正常老化!這飲食能防失智卻只有3成人做到

2020年11月09日 11:04 簡體 正體   評論»

美國故總統雷根貴為美國首長,晚年在的折磨下仍漸漸喪失記憶、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毫無生活品質可言。如此可怕的疾病未來將侵襲更多群眾,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在民國130年之前平均每年會增加1.7萬名患者,將對社會造成巨大衝擊。

雖然面臨如此可怕的敵人,國人對它的瞭解卻顯得貧乏。台灣失智症協會委託民調公司進行「2020全台失智症大調查」,發現很多對失智症仍有很大的誤解。

52%民眾以為「失智症是正常」!

失智症常被化約為「記憶力喪失」這個簡單的概念,且許多人認為隨著年紀增長、大腦退化,自然會出現失智問題,這卻是錯誤的認知。(編輯推薦:阿茲海默症前兆≠記憶差!看懂阿茲海默症10大,預防治療對策有哪些?)

2020全台失智症大調查顯示,台灣民眾仍有52%不知道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症候群,且仍有「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的錯誤觀念!

大腦的老化與失智造成的記憶衰退並不相同,台灣失智症協會官網的衛教資料列出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幫助大家做簡單的區分:正常老化: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

若做記憶測試,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失智症: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失智症並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癥狀的組合,即症候群,它的癥狀不只是記憶力的減退,它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功能。

許多人不知道性格轉變、判斷力變差是失智症徵兆

失智症的癥狀其實非常多樣,許多人無法掌握所有的癥狀,而其中幾個癥狀特別少人知道,調查顯示,較低比例的民眾知道的失智症徵兆包括「性格轉變」(53.1%)、「判斷力變差」(70.0%)這兩項。

事實上,還有許多比較少聽到的失智癥狀,比如:視幻覺:看到房間里有人,可能是熟識者、已死去家屬或不認識的人。

漫遊或躁動:坐立不安,不停走動,想要離開家裡到外面去。

重複動作:不斷地把東西收進柜子又拿出來等。

睡眠障礙:日夜顛倒,夜間起來遊走或從事其他活動。

問題:吃過了之後還表示要再吃東西。

由此可見,許多反常的行為都可懷疑為失智症前兆,多深入瞭解有助於自己判斷是否要求助。

飲食實證能降低失智風險,但僅31.2%民眾實踐

造成失智的原因很多,如抽菸、少社交、避免頭部外傷、三高,但知道不代表能身體力行避免高風險因子,全台失智症大調查調查了各項預防措施的實踐度,其中有3項民眾的實踐度較低:(知道:66.9%、做到:31.2%)

多運動(知道:94.2%、做到:67.8%)

保護聽力(知道:83.9%、做到:64.0%)

所謂地中海飲食,是指地中海周圍國家的傳統飲食方式,強調多攝取蔬菜、堅果、辛香植物、五穀類、魚類海鮮貝類與優格、發酵類食物,且多加攝取富含Omega-3或Omega-9(如橄欖油、苦茶油等)的食物。近年來越來越多關於「飲食介入」的研究證實了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預防大腦精神疾病,如2015年美國一項研究就指出,以地中海飲食為基礎的攝食習慣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罹患率。

雖然是一個重要的福音,全台失智症大調查發現,僅約6成的民眾知道這個福音,更只有31.2%民眾實踐地中海飲食,失智症協會呼籲,應多加推廣攝取蔬果、豆類、未精製穀類,以及使用不飽和油脂烹調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也必須落實多運動、保護聽力,才可能降低失智風險!

V2ray翻牆服務-安全可靠經濟高速無限流量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早安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