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有癌,咽喉先知,慢性咽炎再加1個表現,警惕食管癌
作者: 執業藥師Yang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40萬新發食管癌病例,有30萬人死於食管癌。
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每年食管癌新發及死亡病例均佔全球50%以上,
我國食管癌患者就診時即為局部晚期或晚期的,佔總患病人口的75%。晚期初診導致患者預後差、死亡率高,食管癌發病率在我國居腫瘤發病率排名第4位,死亡率在我國居腫瘤死亡率第5位。
慢性咽炎患者有如下任一表現,警惕食管癌
食管有癌,咽喉部位先有異常表現。但因為慢性咽炎和食管癌的不適表現都在咽喉,且極具相似性,故很難將它們區別出來。
有很多病人因慢性咽炎就診,治療一段時間後不見起色,進一步檢查卻發現是食管癌。有慢性咽炎的患者,有如下任一表現,警惕食管癌。
1、吞咽不順暢
雖然食管癌和咽炎都具有咽喉部不適、有異物感的癥狀,但咽炎並不妨礙進食。咽炎患者在進食時能感受到咽喉部的異物感明顯減輕,食管癌患者在進食時卻會感覺到咽喉部疼痛明顯加重。
食管癌患者在進食流質食物、溫度適中的食物時,吞咽比較方便,但進食固體、半固體食物或比較燙的食物時會發現吞咽困難的癥狀加重。
2、用藥收效甚微
慢性咽炎雖然是不易治癒的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但用藥後癥狀會有所改善。而食管癌用普通的消炎利咽藥物時癥狀並不會有改善,如果慢性咽炎患者用藥治療後發現沒有效果或癥狀加重,要警惕食管癌。
3、胸骨後悶脹或疼痛
食管癌患者除有咽喉部位的不適外,還伴隨有胸骨後悶脹甚至疼痛、短期內快速消瘦等癥狀。若慢性咽炎患者在沒有其他誘因的情況下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到醫院做相關排查。
4、年齡在45歲以上
食管癌患者年齡一般偏大,食管癌患者中年齡小於30歲的僅佔0.5%—1%,30歲以後患病率逐漸上升,45—65歲是食管癌的高發年齡段,這一年齡段食管癌患者總患者人數佔比達67.3%。年齡在40歲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或疑似食管癌癥狀表現者,建議每半年或1年做一次食管癌篩查。
養成以下習慣,可降低食管癌發病率
食管癌的誘因中,不良生活習慣佔了很大的比重。養成以下習慣,可降低食管癌發病率。
1、不吃高溫食物
口腔和食管日常溫度是36.5℃—37.2℃,口腔和食管表面黏膜可耐受的溫度在50℃—60℃,實驗表明,超過65℃的食物即可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連續25天進食這些高溫食物可導致食管黏膜出現不典型增生(即癌前病變)。
我國飲食以熱菜為主,飲食以燙口比較香。當口腔感到燙時,食物溫度多已達70℃左右,這是非常不利於食管健康的。建議食物以與口腔溫度類似或稍高於口腔溫度為主。
2、戒煙戒酒,不過量食用深加工食品
吸煙、飲酒及食用深加工食品,尤其是深加工的肉類,會給食管黏膜帶來不良刺激,增加食管鱗癌的患病風險。
3、積極治療HPV感染
人類乳頭狀病毒是嗜上皮性病毒,多感染鱗狀上皮,感染後可誘導食管上皮化生並逐步癌變。國內安陽食管癌高發區研究表明,HPV1、18型是安陽地區食管癌的重要發病因素。
4、積極治療反酸
會導致反酸的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賁門失馳緩症等會增加食管癌的風險。積極治療會導致反酸的胃部疾病,對預防食管癌有積極意義。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