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出現4種異常,十有八九血液「粘稠如粥」了,要防血管堵塞
春季,風乾物燥,會消耗掉人體內的大量水分,從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出現血液凝聚,造成血管栓塞、組織器官缺血缺氧,引發心腦血管事件。
因此,在春季,一定要格外注意防血液粘稠,減少血栓堵塞血管的可能。
春天,出現4種異常,十有八九血液「粘稠如粥」了,要防血管堵塞
1、容易犯困
「春困」會導致很多人犯困,睡不醒。
但此時,需要格外警惕,除了春困,還可能是血液粘稠了。
血液粘稠,會導致人體內,血液流動,相對緩慢,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容易導致大腦缺血缺氧,進而導致人容易犯困。
2、思維混亂,反應遲鈍
起床的時候,總覺得睡不醒,頭昏腦脹。一般要到吃完早餐了,頭腦才慢慢可以清醒過來,晚上卻異常精神,此時,需要警惕血液粘稠了。
3、口唇發紫,幹活氣短
有一部分血液粘稠的人,會伴有紅細胞增多。
此時,嘴唇就會發紺(呈青紫色),且稍微做一些體力勞動,就很喘不過氣。
發現自己的嘴唇顏色變深、變得發紫,並且有幹活氣短的情況,一定要留意,是否已經出現心血管以及肺臟的病變。
4、視力突然模糊,看不清東西
當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順暢,營養物質和氧氣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醫學上稱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三個日常行為,會加速血液粘稠,儘早改掉
1、抽煙酗酒
不管是抽煙,還是喝酒,過量的話,會產生使身體「生鏽」的活性氧,且會增加膽固醇和中性脂肪的量,增加血液粘稠度。
2、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內分泌代謝,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增加,使血管痙攣、收縮,促使血壓升高。
從而引起血管收縮異常,血液流速變慢,導致血管內垃圾不能及時排出,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
3、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會降低血液流速,容易導致血液粘稠。
並且,久坐不動也是導致血栓出現的最大「幫凶」。
數據顯示,每靜坐一個小時,患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會增加10%。
長期久坐不動,不利於「好」膽固醇,清除動脈里的斑塊,增加血栓風險。
改善血液粘稠,每天喝好三杯水
第1杯:晨起一杯白開水
早上起床後,喝一小杯溫開水,35℃左右。
經過一夜的休息,血液容易粘稠,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此時喝點溫開水,可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粘稠狀態。
要注意,晨起的第一杯水,溫熱的白開水是最佳選擇,不要喝淡鹽水、飲料。
第2杯:餐間一杯代茶飲
充水分,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度。
小植物代茶飲,是清脂消脂,促排毒,不錯的選擇。
在兩餐之間,用一些消脂排毒的小植物,泡一杯代茶飲,簡單方便。
小苦丁荷葉茶,泡水代茶飲,可幫助消脂、排毒,改善血稠,減少血栓形成。
自己動手,將蒲公英、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荷葉含黃酮和生物鹼,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改善血液濃粘狀態。
小葉苦丁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
蒲公英,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有助於改善血脂,排出毒素。
搭配在一起,排毒,降脂、改善血粘稠,防血栓,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第3杯:睡前一杯溫水
睡前要喝一小杯溫水。
如此一來,可以補充水分,減少夜間血液粘稠度。
但要注意,睡前喝水,切不可喝太多,以免導致起夜過多,影響睡眠。
不想血液粘稠,少吃三類食物
1、油炸之物
食物經過油炸,會攝入更多的脂肪,不利於血管健康。
並且,油炸食物吃得多,也會引起肥胖,進而導致血液粘稠度異常。
2、動物內臟
豬肝、雞肝、豬心等動物內臟,這類動物內臟,膽固醇含量很高,攝入過量,易導致血脂異常,加速動脈硬化,導致血栓形成。
3、滋補濃湯
滋補濃湯,對於血液粘稠的人來說,就盡量不要喝了。
尤其是肉湯,脂肪含量更多,不利於血脂健康,一定要少喝一點。
閑來無事,這樣做,疏通血管,防血栓
1、勾勾腳
使腳尖,朝向自己,保持5~10秒,然後,儘力使腳尖朝下,保持5~10秒,以此反覆進行。
2、高抬腿
活動筋骨,不讓血液循環處於凝滯狀態,有助於防血栓形成。
3、踮腳
久坐後,踮踮腳,促進下肢血液迴流,防血栓,還可鍛煉身體平衡能力。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營養師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