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如何養成喝奶好習慣?

2021年06月08日 16:59 簡體 正體   評論»

每年6月1日是「世界牛奶日」。人稱「液體鈣片」的牛奶,高蛋白、有營養,是不少人的心頭好。可是生活中,不喜歡的老人和小孩也有不少。如何才能讓這兩個重點人群喝夠每天所需的奶製品,養成喝奶的呢?

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竇攀在《2021中國奶商指數報告》的發布會上,給大家支了招。

攝入應該足量且多元化

「一老一小」是乳製品攝入的主力人群,足量多元攝入乳製品對於人預防、骨質疏鬆,降低肌肉減少症以及保護心腦血管健康卓有成效,也是嬰幼兒促進骨骼成長,補充優質蛋白質的重要營養來源。

一個著名的隊列研究成果顯示,通過對包括中國在內的21個國家13.6萬人隨訪9年以上,結果顯示每天攝入大於2份乳製品可以讓非心血管疾病下降14%、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23%、總死亡率下降17%。這也充分證實了乳製品對於健康的積極意義。

對於老年人來說,乳製品的攝入也應該足量多元。竇攀提議老年人應該保證每日300克奶或乳製品攝入。對於消化不好的老年人,可以採取鮮奶+酸奶、全脂牛奶+酸奶、鮮奶+乳酪的多種類組合攝入乳製品,比如多食用含蛋白質密度以及含鈣密度更多的乳酪,或者多喝含有大量益生菌與活性因子的酸奶,更利於腸道消化。即便是血糖高、血脂高、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學會選擇低脂牛奶、酸奶、舒化奶等不同種類乳製品,也可以照樣實現「喝奶自由」。

喝奶要從娃娃抓起,生命早期1000天最關鍵

關於培養兒童喝奶的好習慣,大家經常會說「喝奶從娃娃抓起」。但根據《2021中國奶商指數報告》顯示,74.2%的公眾並沒有從小養成喝奶習慣,導致成年後也很難堅持每天攝入乳製品。報告同時也顯示,97.5%的0—3歲兒童家長希望孩子能終身飲奶。

竇攀認為,作為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口奶源,既可以滿足母親和孩子情感交流,又能補充高濃度細胞因子,預防腸源性疾病感染。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母乳餵養24個月,但報告顯示,我國0—3歲孩子平均母乳餵養的「奶齡」只有13個月。

竇攀建議0—6個月的寶寶堅持純母乳餵養,大於6個月寶寶營養需求加大,應開始添加輔食;當母親不能充足母乳餵養時,嬰幼兒配方奶粉可作為母乳的補充。從第13個月開始,還可以讓孩子多元攝入牛奶等其它乳製品,從而延續喝奶的好習慣。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搜狐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