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來臨前,會先經歷6個癥狀!再三提醒:高危人群不要忽略了
今年剛剛三十齣頭的趙女士,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平常忙於工作,連戀愛都沒時間談,導致她至今還是單身。
可是近段時間趙女士發現身體出現了異常,腹脹腹痛、排便不暢、噁心嘔吐等等,以為是便秘導致的,就買了點改善便秘的藥物吃,可是發現並沒有效果,反而更嚴重了,就趕緊去了醫院。
結合趙女士排便異常以及CT結果,醫生診斷趙女士患的是結腸癌,而且癌細胞已經出現了轉移,這樣的事實讓趙女士一時無法接受,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能被腸癌盯上!
一、大腸癌是怎麼來的?
大腸癌雖然高發於50歲以上的人群,但是近幾年正在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大腸癌也就是臨床上的結直腸癌,這種癌症的發病率僅僅低於肺癌、胃癌,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行第三名。
很多結直腸癌患者會有排便異常、腹痛、腹部出現腫塊等的一些癥狀。
哪些因素會導致患上大腸癌呢?
大腸癌的發病原因與遺傳、環境等因素離不開關係,百分之二三十的大腸癌患者都是呈現家族性的發病情況,因此家族遺傳里有大腸癌患者的高危人群,要做好定期的腸鏡篩查。
除此之外,像肥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高油高鹽食物過多攝入、吸煙、喝酒等的不良習慣也會導致結直腸癌發病率的增加。
二、別把腸癌當痔瘡
由於發病部位相近、癥狀相似等原因,導致很多人都會把腸癌當做痔瘡,從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因此一定要將腸癌和痔瘡區分開,別把腸癌當痔瘡,那麼如何區分腸癌和痔瘡呢?
1.排便習慣不同
痔瘡患者和大腸癌患者排便習慣是不同的,痔瘡患者一般不會出現排便困難的現象,即便有排便困難的現象也會好轉,而大腸癌患者會有排便困難、腹脹、腹痛等癥狀,而且不會自行好轉。
2.大便帶血癥狀有區別
痔瘡患者一般表現為便後出血、滴血等的癥狀,直腸癌一般出血是在大便表面的,而且這兩種疾病出血量也不同。
3.排便感受不同
痔瘡患者會有肛門瘙癢、出血等的癥狀,大腸癌患者則會有腹脹、腹痛以及腹瀉、便秘等的一些癥狀,如果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就要警惕是腸道有癌症導致的。
三、多吃3種食物,保護腸道
作為一種很嚴重的腸道疾病,腸癌的發病率一直在不斷的增長,而腸癌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都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幾率,想要保護腸道,盡量要多吃三種食物。
燕麥、蕎麥、高粱、小米等的全穀物每天都要吃,盡量保證每天全穀物的攝入量在50-150克,另外還要多吃紅小豆、干豌豆、綠豆等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除此之外還要多吃新鮮的果蔬食物,像柑橘類的水果、十字花科的蔬菜、菠菜等綠葉蔬菜等有適當降低腸癌的效果。
腸癌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一定要和痔瘡區分開,不然可能會因此而延誤最佳的治療階段,平常要盡量多吃全穀物、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以及一些新鮮的果蔬,保證營養全面均衡。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 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