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發麻,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信號!3個簡單動作可預防
在現代漢語成語里,「頭皮發麻」一般是形容恐懼、緊張的感覺。但在醫學上,如果長期出現頭皮發麻這一癥狀,那就真的是一件令人恐懼不安的事情,因為它潛藏著多種疾病的危險信號。
頭皮發麻是怎麼回事?
人體有1/3的血液都在頭部,如果血液循環不暢,大腦供血不足,就會引起頭皮發麻。
那究竟是什麼因素令頭皮出現發麻呢?這當中有不少原因,一般是受心理和神經引起的。
當出現較大的壓力、不良情緒和精神時,會影響植物神經的調節功能,就會使頭部的血管和神經處於長期充血的狀態,頭皮就會發硬、發脹、發麻。
此外,還可能是因為睡眠不規律、趴著睡壓到神經末梢等。
頭皮發麻還預示著疾病的發生。如果你是「久坐一族」,伴有肩頸酸痛、頭皮發麻的癥狀,那就可能是頸椎病引起。
頸椎病會導致人體的神經血管受到壓迫,使血液不能順暢地輸送到頭部,從而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引發頭皮發麻。
頸動脈硬化同樣會造成血液供給不足,特別是「三高」人群、中老年人,而這時出現的頭皮發麻往往是中風前的信號。
若任由頭皮發麻的癥狀長期發展下去,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會比常人高出80%。
心腦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的健康殺手
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高達2.9億,並且有上升的趨勢,全球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800萬人。可想而知,這種疾病的「殺傷力」很強。
心腦血管疾病大多是由「三高」引發而來的,會影響大腦頭皮的血液供應。
而導致頭皮發麻的直接原因大多是大腦頭皮的血液供應不足,所以,長期出現頭皮發麻的癥狀,一定要警惕心腦血管疾病。
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容易「惹」上心腦血管疾病。當睡覺時大腦的血液循環緩慢,出現腦血管供血不足,若遲遲不治療,嚴重則會引發腦血栓。
案例
有一位65歲的王大爺(化名)偶爾會出現頭皮發麻的感覺,同時還伴隨著全身無力、眩暈的癥狀。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心腦血管出了問題,診斷結果為腦血栓前兆。萬幸的是發現及時,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除了頭皮發麻,當出現這些癥狀,要警惕心腦血管疾病:1、頻繁出現胸悶氣喘,乾重活時感覺很累,伴隨著胸痛;
2、運動後喘息,睡覺時不能仰卧,甚至感到呼吸困難;
3、長時間同時出現頭痛、頭暈的不適;
4、手指麻木,雙腿無力,並且無意識流口水;
5、在吃飽飯後,胸骨處稍有不適,不時冒冷汗;
6、走路時間稍長或速度略快,出現胸憋氣喘、心跳加速。
「天敵」不要碰,
3個動作可預防
血管堵塞、不暢通,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心腦血管最怕冷。專家稱:血管受刺激後易收縮,導致血流慢,形成血栓。
加之,一些中老年人有血管硬化的問題,當血管硬化碰上血管收縮,血壓就會升高,誘發腦出血等急性事件。夏天快到了,心腦血管患者在空調房裡,注意披上外套保暖。
又熬夜又吸煙,血液的粘稠度比平時高出8倍以上。熬夜、吸煙都是招惹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之一,久而久之,血管會變得更加脆弱。
常吃油膩食物、攝入高膽固醇食物過多也會使血液變稠,若過多油脂沉積於血管壁上,慢慢地就會出現小斑塊阻塞血液流通,使血管通道變窄。
有數據表明,高血壓患者發作腦梗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7倍;高血糖容易使大血管發生病變,發生中風幾率比正常人高2-3倍。
想讓血管更年輕,不妨試試做做以下3個簡單的動作,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伸懶腰
坐久了血液循環不暢通,這個動作可以舒展腰部、放鬆脊柱,通過拉伸的方式使淤積的血液流回心臟,加速血液循環。
2、揉打耳朵
空閑時,多用雙手輕輕拍打或揉搓雙耳100次左右即可,這樣能刺激耳朵上穴位,按摩經絡,加速血液循環,預防血管堵塞。
3、按摩腋窩
腋窩看似不起眼,其實它隱藏著9條動脈、1條靜脈、12條神經、5群淋巴結。當輕輕按揉腋窩,能使血液在心臟、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周而復始地迴流通暢,調節大腦的血液流量,穩定血壓。
圖文/網路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