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樓梯會突然腿發軟?當心這個病纏上你,2招可自測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長時間開車或坐辦公室,一站起來膝蓋就感覺很吃力;
看完一場3小時的電影,突然膝蓋不聽使喚「發軟」;
跑步時膝關節突然不能屈伸,膝蓋清脆的「咔嚓」響;
……
當心,你可能碰上「髕骨軟化症」了!
名字聽上去很陌生,但在骨科門診里,這個病非常常見。
話不多說,今天就來聊聊,好好的膝蓋,是怎麼「軟化」的?
有人說,膝蓋是人體最複雜,又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髕骨,就是俗稱的「膝蓋骨」,它和股骨遠端、脛骨近端,共同構成了膝關節。
髕骨軟化症多發生於青壯年,且多有明顯外傷史,或有慢性積累性小損傷。
目前,尚無任何一種學說能解釋所有髕骨軟化症的癥狀和發病原因[1,2]。但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有下面這4種:1.長期磨損
膝關節長期、用力、快速屈伸,增加了髕股關節的磨損[3],是髕骨軟化症的常見原因。比如自行車、滑冰運動員等。
2.關節營養不良
髕骨軟骨的營養主要來自關節滑液[4],各種原因所致的滑液成分異常,都會使髕骨軟骨營養不良,當受到輕微外力時就會產生退行性變。
3.先天或後天因素
髕骨先天性[2]發育障礙、位置異常及股骨髁大小異常;或後天性膝關節內、外翻,脛骨外旋畸形等[1-3],都會使髕骨不穩定,在滑動過程中髕股關節面壓應力集中於某點,成為慢性損傷的基礎。
4.關節炎
這個三角形的「膝蓋骨」是怎麼活動的呢?
首先,髕骨上方連著人體最強大的肌肉——股四頭肌(圖中紅色),通過肌肉的收縮與放鬆來控制膝關節的屈伸。
其次,髕骨與股骨之間有軟骨(圖中藍色)連接,能在膝關節屈伸時起到緩衝、減震作用。
這塊三角形的「膝蓋骨」,就在股骨的「凹槽」內(股骨內、外髁之間)上下移動,膝關節正常活動時,如果受力平衡,它就在這個凹槽內保持正確的運行軌跡。
但,一旦「膝蓋骨」出了故障,就會給身體拉響警報,髕骨軟化症就找上門了。
髕骨軟化症,嚴格意義上稱為「髕骨軟骨軟化症」。
所謂「軟化」,並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變軟了,醫學上是指軟骨發生了腫脹、侵蝕、碎裂和脫落變性等退行性變化,跟軟硬沒有關係。
比如,你在上下樓梯經常出現突然腿發軟、不敢使勁,說明你的股骨髁軟骨(髕股關節中覆蓋在股骨表面的軟骨)也發生了相同的病理改變,髕股關節有了骨關節炎病。
在發病初期,可能只是感覺膝部疲軟無力,但隨著疾病發展,髕骨深面疼痛,上下樓梯時明顯,休息後疼痛消失;而在屈膝久坐或下蹲下跪動作時,疼痛又會加重。
半蹲痛是這個病的重要癥狀表現。如果患病時間長了,還會出現股四頭肌萎縮。
骨科醫生做檢查時,會留意2個異常體征:
1.髕骨邊緣壓痛
醫生推動髕骨發現有摩擦感或伴有疼痛。如果加重,繼發了滑膜炎同時還會發現關節積液。更嚴重時還可能伴有股四頭肌萎縮,尤其股內側肌最明顯。
2.單腿下蹲試驗
如下圖所示,把單腿逐漸下蹲到90°~135°時出現疼痛或發軟,蹲下後單腿不能起立,則這個試驗結果為陽性,說明髕股關節發生了損傷[5]。
專業的骨科醫生除了體格檢查外,一般還要配合影像學資料輔助檢查,主要包括膝關節X線片、膝CT、磁共振及關節鏡檢查等。
最後想說,髕骨軟化症雖常見,但一般早期就會發現(比如膝蓋發軟/痛),非手術療法是首選。想要預防,要儘可能減少髕骨軟骨磨損,同時記住這5點:1.合理控制體重;
2.增強股四頭肌肌肉力量;
3.運動前後充分熱身;
4.日常減少蹲起和上下樓梯;
5.避免久蹲久坐,如有不適癥狀,及時就診。
人體就像一輛高速運行的大車,膝蓋是我們的車輪子。日常行車,大家要愛惜自己的車輪,避免「膝蓋骨」過度損耗,多加保養,才能跑得更遠更久。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騰訊醫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