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的背後,可能是癌症!4個癥狀長期不愈,別硬抗

2022年10月23日 16:37 簡體 正體   評論»

「上火」的背後,可能是

丁大叔是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大約兩個月前,他發現自己吃東西的時候有點咽不下去,和平常吃東西時的表現不太一樣。當時他第一反應就是自己上火了,趕緊喝了些涼茶來去火,然而喝完涼茶後癥狀並沒有得到緩解,甚至越來越嚴重了。

這才讓他覺得情況不對,趕緊去了醫院進行檢查,經檢查丁大叔被確診為,並不是他以為的上火。好在病情發現得不算太晚,經過治療丁大叔很快就康復出院了。

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曾有過「上火」的經歷,但要論起來上火到底是上的什麼「火」,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一、上火究竟燒的是什麼火?

上火其實是民間的俗語,在中醫上認為是體內陰陽失衡導致的病理表現,身體會因為上火而出現一系列的異常癥狀。

這幾把「火」很常見:

1、肺火

表現為發熱、口渴、咽喉腫痛、以及咯黃痰等。

2、心火

表現為口舌生瘡、面赤心煩、小便黃以及舌尖發紅等。

3、肝火

表現為面紅耳赤、口苦咽干、頭暈以及急躁易怒等。

4、胃火

表現為口乾、牙齦腫痛、便秘以及口渴後愛喝冷飲等。

而在西醫的領域,也能找到上火的相關概念。西醫認為,上火與機體免疫功能失調後導致的局部感染應激狀態下機體內環境失衡以及能量代謝等相關,目前主要認為上火是炎症感染、蛋白質分解異常以及應激等幾種假設。

不少人在生活中動不動就「上火」,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引起警惕,很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

二、經常上火不愈,要警惕癌症的到來

1、進食有異物感、吞咽困難

食管癌早期一般不會有明顯癥狀,患者可能有胸骨後不適以及吞咽食物時出現異物感、局部摩擦感。隨著病情的發展,吞咽時的不適感會越來越明顯,發展到後期患者甚至連唾液也無法下咽。同時,患者身上還會有消瘦嘔血以及黑便等癥狀。

2、聲音嘶啞、喉嚨痛——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病症,患者在患病後多沒有明顯癥狀。少部分的患者會由於結節壓迫周圍組織而出現呼吸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喉嚨疼痛等癥狀。該病以良性居多,惡性程度僅有5~10%

3、口乾、厭食,尿液顏色深

罹患後,患者身上最為常見的癥狀為進行性黃疸加重,發病初期多會有尿色深的表現,很多人會將此認為是上火,以至於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隨著病情持續發展,患者身上還會有虹膜黃、皮膚黃、皮膚瘙癢以及體重減輕等癥狀。

4、同一個地方總是不好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主治醫師顧亮表示,和口腔癌的癥狀很容易相混淆,前者在發生後會在2周內自愈。而口腔癌引起的潰瘍會出現長時間不愈的情況,一旦發現口腔潰瘍超3周未自愈,且潰瘍處有硬塊存在,一定要警惕可能是癌症來襲。

當發現身體有上述癥狀時,要及時就醫進行檢查,切不可盲目認為是上火。現在正處於最乾燥的秋季,是上火的高發期,在這個階段想要預防上火,飲食上需要有所控制。

三、「秋天二不吃,吃了火不止」,要管住嘴巴

秋天氣候變化頻繁,且早晚溫差距離變化較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秋燥」。作為夏季和冬季的「過渡季節」,在秋天人體新陳代謝平衡和穩定也難以保持,所以較容易出現生理機能失調,引起上火。

想要預防上火,要管住嘴巴,這些食物少吃

1、高脂飲食

肉類內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在秋季大量食用會導致肝臟內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過氧化氫酶等降低,繼而讓身體的酶抗氧化防禦系統損傷,讓身體出現一定程度的氧化應激反應,繼而會引起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一系列上火癥狀出現。

2、辛辣飲食

辣椒內含有豐富的辣椒素,在進入體內後會激活人體的疼痛感覺和炎性熱痛覺過敏,容易導致人出現上火表現。

上火是非常常見的不適癥狀,但如若身體頻繁地出現上火或很難恢復的話,建議還是要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病因。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