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的晚餐,都是家常菜,做法簡單快手,營養好吃,開胃下飯
廚房的窗戶蒙著一層薄薄的水汽,抽油煙機呼呼轉著,灶台上的湯鍋咕嘟咕嘟響得熱鬧。女兒踩著拖鞋啪嗒啪嗒跑進來,鼻子一抽:「媽,今天是不是有茄子燉土豆?」我笑著往鍋里撒了把蔥花,順手把蒜苔丁倒進炒鍋——家常菜的好,就像老棉布衣裳,不花哨卻貼身。今兒這三道菜,洗菜到端上桌不過半小時,連切火龍果都能讓閨女搶著幫忙。
一、土豆燉茄子
備料:
土豆2個(拳頭大小)、紫茄子3根、香菜、蒜5瓣、生抽3勺、黃豆醬1勺
做法:
1、土豆削皮切滾刀塊,泡清水裡防氧化,茄子直接掰成小段(斷口毛毛糙糙的更吸味)。
2、熱鍋倒兩勺油,蒜片爆香到金黃,土豆塊下鍋煎到邊緣焦黃,加黃豆醬炒出紅油。
3、倒開水剛沒過土豆,加2勺生抽,蓋鍋蓋小火燉10分鐘,筷子能輕鬆扎透土豆後,鋪上茄子段再燜5分鐘。
4、最後撒上香菜碎翻兩下,關火燜1分鐘,湯汁稠得像勾了芡似的。
嘮叨兩句:
土豆煎過再燉不容易散,茄子鋪在土豆上燜能保持形狀。這道菜精髓全在湯汁,澆在米飯上攪合攪合,連挑食的孩子都能多吃半碗。上桌記得用深碗裝,湯汁千萬別浪費!
二、肉末炒蒜苔
備料:
蒜苔300克、豬肉末150克、蚝油2勺、料酒1勺
做法:
1、蒜苔切小指甲蓋大的丁(嫩蒜苔不用焯水,老的要焯10秒),肉末用料酒抓勻腌著。
2、熱鍋涼油下肉末,中火煸到油花冒泡、肉粒焦黃,推到鍋邊。
3、轉大火倒蒜苔丁,滋啦一聲響,快速翻炒到顏色翠綠扒拉勻。
4、沿鍋邊淋兩圈蚝油,撒點鹽花翻三下立馬出鍋,鍋氣騰騰的才夠香。
蒜苔丁要炒得脆生生,嚼著帶響兒才對味。肉末煸得焦黃像迷你肉渣,混在蒜苔里特別提香。給孩子吃就把小米辣換成甜椒丁,紅紅綠綠的看著就開胃。
三、皮蛋拌苦苣
備料:
苦苣200克、皮蛋2個、生抽2勺、香醋1勺、香油半勺
做法:
1、苦苣撕成段,泡冰水10分鐘更脆,撈出甩干水(葉子蔫了可不好吃)。
2、皮蛋不用刀切!扯根縫衣線攔腰勒開,蛋黃流心的樣子最好看。
3、調料汁按2:1兌生抽和香醋,滴幾滴香油攪勻(重口味可以加點蒜末)。
4、所有材料倒進大盆,像搖色子一樣上下顛七八下,讓每片葉子都掛上汁。
怕苦的人先吃口皮蛋再吃苦苣,那點兒苦味反而成了清爽的尾巴。沒苦苣換成生菜也行,但少了幾分「苦盡甘來」的趣味。
電飯煲「叮」的一聲跳閘時,火龍果剛切好,粉嘟嘟的果肉襯著白米飯,像雪地里開的花。看著爺倆搶最後一塊皮蛋,忽然想起奶奶的話:「家常菜吃的就是個順手。」這三個菜譜就像家裡的老物件,看著不起眼,可每道都藏著讓人惦記的魔法——也許是掰茄子時指甲縫染的紫,也許是炒蒜苔濺在手背的油星子。這些細碎的煙火痕迹,才是讓家常菜永遠吃不膩的訣竅啊。
來源:秀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