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腿疼,需要重視嗎?醫生:警惕骨肉瘤,專找孩子下手
如果有孩子說自己腿疼,您覺得是什麼問題呢?
對於很多家長而言,孩子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有的時候又總覺得沒必要上綱上線,比如說:孩子腿疼,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時候,總覺得腿疼並不是一件壞事,可能預示著孩子個子要長高。
可是,腿疼真這麼簡單嗎?
千萬別忽視。曾經看過一則新聞,一位17歲的高三學生正在準備高考,但是他的腿越來越疼了,一開始覺得是運動量不足,於是增加了戶外運動量。
但是,在一次跑了1500米後,左腿就開始劇烈疼痛,最後甚至需要別人把他背回家。
是運動損傷嗎?
看上去挺像的,是跑步之後出現的問題,肌肉或者肌腱的拉傷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謹慎的家人還是把他送到了醫院,在做了檢查之後,發現事情遠沒那麼簡單。
不是大家以為的生長痛,也不是運動之後導致的運動損傷,而是更為可怕的疾病:骨肉瘤。
從名字上看,這可能就是一種瘤,發生在骨頭和肉上,切掉不就好了嗎?
別高興得太早,骨肉瘤可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一、孩子腿疼,可能是腫瘤?
把孩子和腫瘤聯繫到一起,看上去有一些違和感,畢竟腫瘤雖然很常見,但往往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在孩子身上出現惡性腫瘤,這事兒聽起來就匪夷所思。
可是骨肉瘤,就是這樣的惡性腫瘤。
這種疾病往往發生在兒童和青年人群中,是他們最常見的原發惡性腫瘤。
曾有學者統計過,所有發病的患者幾乎都在20歲上下,而不是我們認為的60-70歲左右。
從細胞角度來看,骨肉瘤是一種梭形細胞腫瘤,這種腫瘤細胞會產生像骨頭一樣的骨樣基質或者一些不成熟的骨骼。
特別是在骨骼生長發生的地方,細胞突變之後就形成了這樣的骨肉瘤,所以像膝蓋這樣的部位周圍就很容易出現骨肉瘤細胞。從這個角度來講,最常見的病變部位就是膝蓋上下了。
但如果說是膝蓋或者髕骨出了問題,顯然是冤枉了他們,畢竟出問題的其實是「大骨頭棒」。在臨床中,醫生們會把位置形容為股骨遠端以及脛骨近端的干骺端,大約50%~70%的病變都是發生在這裡的。
除此之外,很多其他地方也可能發生骨肉瘤,比如:髂骨下頜骨或者脊柱,不過這些地方都比較罕見。
在腫瘤侵襲和生長的過程中,無論是骨骼的破壞還是骨骼的生長,都會導致骨膜的嚴重反應,這種反應表現出來就是疼痛。
一開始可能是輕微的疼痛,間斷性不太容易掌握,有些患者在反應的時候,家長們往往認為這是生長痛,認為是孩子要長個子了。
但是請記住,如果是長個子的「生長痛」,即使不太被關注,慢慢也會有所好轉,但是骨肉瘤的疼痛完全不一樣。
骨肉瘤疼痛會隨著疾病的進展而逐漸加重,一開始是間斷的,到後來慢慢就嚴重了。
能痛到什麼程度呢?
持續性疼痛,在活動後逐漸加重,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疼痛非常明顯,我們稱之為夜間痛。
所以,請一定要小心。如果孩子腿疼總不好,別理所當然地以為是要長個子,也可能是大問題。
二、患者後來都怎麼樣了?
對於患者的家屬來說,最關心的其實是患者的預後,也就是說以後的狀況怎麼樣,能不能恢復到正常生活。
其實,預後受很多方面因素影響,最重要的就是腫瘤的部位以及大小,另外與孩子的年齡大小和是否發生轉移也是有直接關係的。
肯定是腫瘤體積越小,侵襲的位置越偏,愈後才是越好的。
而且,治療方案也有很多。
在以往很多醫生認為,手術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即使在今日,醫院的醫生往往也是這樣進行處理的。不過和之前不同,在過去醫生往往選擇截肢手術,但是現在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有的醫生認為,就算保留肢體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只不過治療起來會麻煩一些。
但是,為了保障患者之後的生活質量,大多數醫生都會選擇能保就保,首選保存肢體的治療。
另外,這種腫瘤一般對化療很敏感,所以在手術的基礎之上,醫生往往會選擇輔助化療。
但無論是什麼治療方式,在過去患者生病之後,5年的生存率可能不會超過20%。
但是,隨著大家對這種疾病的認識有所改變,增加了化療這種手段的使用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過千萬別忽視,這可是一種惡性腫瘤。雖然生存率有所提高,但無法做到全部患者都能存活下來。
總結。
青少年腿疼,不要總以為是人畜無害的生長痛,也有可能是嚴重的惡性腫瘤。
有些腫瘤就是很討厭,喜歡找孩子們的麻煩。
但是只要發現及時對症處理,肯定會得到較為滿意的結果,最怕的就是一直挺著不說話,延誤治療時機可就麻煩了。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 康復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