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營養的魚 你可能不常吃
沙丁魚罐頭。Image by Sylvain NAUDIN from Pixabay
談到有利心臟健康的omega-3脂肪酸,大家通常想到鮪魚和鮭魚,專家說,最營養的魚其實是你可能不常吃的小魚和雙殼貝類,如蛤蠣和青口(廣東話淡菜)。
哈佛公衛學院營養學教授高爾登(Christopher Golden)說,三餐多攝入海鮮,不但可以吸收到omega-3脂肪酸,也可吸收到很多人欠缺的微營養素,如鋅、鐵、維他命12。
吃小魚的另一好處是,連皮帶骨吃下去,鈣質和維生素D也一併攝入。
高爾登表示,所有水產當中,若以體重計,小魚類的多元營養最為豐富,「小隻的海鮮雖然較少受到利用,它們真的很善於提供那些必要的營養。」
他建議大家多吃「海鮮食物鏈」低端的魚蝦蚌殼,如鯡魚、鯖魚、沙丁魚、鯷魚、蛤蠣、青蚵、青口、乾貝等,若算重量和營養比率的話,最物有所值。
小隻魚類的另一好處是比大魚含汞量低。高爾登說,吃小魚比吃大魚攝入的水銀量少,因此,「蚌殼類和小魚真是大家飲食該走的方向。」
再說,這兩類海產容易罐裝,也容易儲存,因此比新鮮海產便宜。當然,選購時可多買無鹽或橄欖油浸泡的沙丁魚罐頭,少買高鹽份腌漬的鯷魚,以免血壓升高。
營養師贊帕諾(Julia Zumpano)說,多吃沙丁魚准沒錯,「沙丁魚不但是omega-3脂肪酸的絕佳來源,還是野生的,又便宜。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每周吃兩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有助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