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把水果加熱吃,真的很絕

2023年11月23日 16:05 簡體 正體   評論»

冬天凍得咬牙跺腳,人就總想吃點熱乎的,連水果都覺得拔涼,恨不得熱一熱再吃。

以咱們在吃上的造詣,加果也不是啥新鮮事了。小時候媽媽給烤的橘子、燉的梨,那股迷人香氣和溫潤甜蜜,至今在記憶里縈繞不散。

最近「圍爐煮茶」的風靡,更是讓熱水果火出圈,成為很多人的心頭好。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不過,有些朋友指定疑惑:水果加熱還能有營養嗎?不是

答案挺意外——

水果加熱吃

營養損失沒那麼大

水果中的主要營養元素,大家都挺寶貝的,咱來看看加熱對它們有啥影響:01

C容易被破壞

但不會損失殆盡

維生素 C比較脆弱,受熱易分解,水煮的話還會因為溶於水而丟掉一部分。

有實驗表明,柑橘在95℃熱水中熱3分鐘,維生素 C降低了約30%。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還有實驗研究了蒸和微波對草莓的影響,也證實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維生素 C損失越多。不過矮子裡面拔大個,微波要強一些,保留率明顯高於蒸制。

所以從營養角度看,像橘子、橙子、等維生素 C大戶,加熱吃是挺可惜。

但如果就是貪戀熱水果的美味,那也不必糾結。往好處想,維生素 C損失了又沒完全損失,用微波加熱還能多挽留一點,再通過其他食物找補唄。

02

不會被破壞

礦物質屬於無機物,加熱對它沒啥明顯破壞作用。

不過也得注意,礦物質多是水溶性鹽,存在於細胞液中,容易隨著水果汁液溶出帶進湯汁中,造成一定損失。

記得連湯帶果一起進肚。

膳食纖維是的一種,也很堅挺,不易變性分解。加熱只會讓它的硬度變低,但軟化便便的功能還在。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3

類物質損失較小

微波加熱還可能增加

意外收穫了屬於是。

有研究對比了蒸、煮和微波加熱對17種果蔬能力的影響,結果發現——

多酚物質在蒸或煮後稍有下降,但微波加熱後卻提升了。其中,小金桔、梨、蘋果和山楂在微波後,多酚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增加。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當然,我們也發現,不同研究結果並不完全一致。

整體而言,煮水果、蒸水果會造成多酚含量下降的結論要多一些。

而關於微波加熱,更多的證據表明,微波水果多酚類物質會增加,抗氧化能力提升。

背後原因挺複雜。高溫會破壞遊離多酚,但同時對多酚氧化酶有鈍化作用,會抑制多酚的氧化損失。

這正負影響一綜合,多酚含量就可能不降反升。

熱水果對胃腸道刺激小

還能解鎖全新風味

從營養上來說,肯定更建議大家吃新鮮水果。但咱也不必那麼教條,熱水果也有它的好。

像有腸易激綜合征的朋友,一吃冷的就不舒服拉肚子。水果熱著吃,可以避免對腸胃的冷刺激,質地柔軟好消化,也特別適合消化功能差、食慾不佳的人群。

另外,加熱還會賦予水果誘人的風味。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可溶性糖在高溫下會發生焦糖化反應或美拉德反應,產生濃郁香氣

比如烤香蕉,滋滋的糖液滲出,釋放迷人焦糖香,不愛吃香蕉的人高低都得炫兩根。

加熱還能滅活蛋白酶,讓菠蘿吃起來不扎嘴,變成菠蘿罐頭般的香甜多汁口感,好吃得直哆嗦!

損失了一些營養,收穫了神仙美味,這麼一合計,里外里咱也不算虧。

這些水果更適合加熱吃

氣氛烘托到這了,最後給大家上推薦!

如果你是健康第一,那基於上面這幾條,可以試試「加熱水果的健康公式」:維生素 C含量不高、質地較硬/軟糯的水果

+

微波加熱

像蘋果、梨、杏,維生素 C含量還不到10mg/100g,在水果里都排不上號,損失了也不心疼。

質地較硬的水果,加熱後變得溫軟,大冷天吃起來更舒服。而本身吃得就是個軟糯勁的榴槤和香蕉,加熱後口感更絕。

至於微波加熱,研究所也是大喇叭安利過多次了。加熱效率高,用時短,營養成分損失少,還可能增加水果中的多酚類物質含量。

再把思路打開,微波加水是煮,加水加蓋是蒸,不加水不加蓋是烤,一爐三用,趕緊試試!

如果你更看重口味,那甜度高的水果其實特別適合加熱。

高溫可以提升可溶性糖的含量,吃起來更甜,再加上焦糖化反應的 buff,美味值拉滿。

最後再給大家支一招,家裡有口味欠佳不太甜的水果,先別扔,給它加個熱水分蒸發有助於風味物質濃縮,會變好吃哦。

如果你還有更多水果熱吃秘方,記得來留言區種草。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給研究所點個贊,再轉發給還沒體驗過熱水果的朋友。

新年在即,已經忍不住期待和家人圍坐一起吃著熱水果的場景了。

蘋果焦香、梨肉酥透、香蕉化成柔軟果泥,淡淡陽光斜照入窗,什麼煩惱都可以退散了。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