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半數是治死的?醫生直言:癌症發現後不治,身體或有5種變化
一名65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咯血到醫院就診,通過檢查,很快明確為肺癌,確診肺癌以後,即便有治療機會,但患者也不願意治療,理由很簡單,他覺得癌症都是治死的,得了癌症,如果不治療,可能還能活很長時間,如果積極治療,反而死得更快,自己的一個同事就是這樣,同樣是肺癌,又做手術又做化療,結果呢,兩年不到人就去世了。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雖然治療癌症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癌症的治療依然是世界性難題,原因是,很多癌症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即便很積極的干預了,但癌症依然面臨複發轉移的風險。
另外,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有的人體質很好,能耐受不同的治療方式,癌症治癒的希望也更高;有的人體質很差,他們無法耐受一些癌症的治療方式,所以癌症治癒的希望很低。
那麼,也有一些人,確診癌症以後,他們就完全放棄了,如果癌症發現後不治療,身體都會有哪些變化呢?
第一,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
如果發現癌症,不做任何干預,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細胞一旦擴散,侵犯了神經以後,患者的疼痛感也會越來越明顯。
癌痛,是一種很難忍受的疼痛,到了晚期,劇烈的癌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將癌痛治療分成三個階梯,第一階梯即輕度疼痛,可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葯治療,如布洛芬;第二階梯即中度疼痛,可使用弱阿片類葯治療,如曲馬多;第三階梯即重度疼痛,可使用強阿片類藥物治療,包括嗎啡、芬太尼、杜冷丁等。
第二,出現惡病質
如果不去治療癌症,意味著任其發展,癌症與良性腫瘤不同的是,癌症會不斷進展,伴隨癌症的進展,患者的消耗癥狀會越來越明顯,很多人會說,癌細胞難道不會餓死嗎?
這是不可能的,即便癌症患者最後瘦到皮包骨頭,甚至出現惡病質,而癌細胞依然不會餓死。
第三,免疫力崩潰
隨著癌症的進展,患者的免疫力也會因此崩潰,伴隨免疫力的下降,患者更易遭受形形色色致病菌的攻擊,並且可能導致嚴重的感染。
很多癌症患者,往往是死於嚴重的感染,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癌症導致了免疫力變差。
第四,出現重度貧血
癌症發展到一定的地步,往往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貧血,癌症分期越晚,癌細胞越是發生遠處轉移,患者貧血的現象越明顯。
癌症之所以會導致貧血,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癌症會消耗大量的營養,從而引起營養不良性貧血,癌症常常合併失血性貧血,這些疊加在一起,就會導致重度貧血。
第五,癌細胞廣泛轉移,導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如果發現癌症不去做任何治療,那麼本來有治療機會的,隨著病情的進展,也會喪失治療的機會,一旦癌細胞廣泛轉移,這個時候即便想去治療,也已經為時已晚。
癌症廣泛轉移後,很容易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來源:醫學原創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