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會刺激糖尿病?醫生:立刻停止吃這4物,吃的越多血糖越高
劉大爺在幾年前被確診糖尿病,之後一直嚴格控制飲食,經常在網上查詢糖尿病患者應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
饒是如此,這幾年他的血糖也控制的不太好,總是忽高忽低。這麼多年下來,他覺得自己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生活很沒滋味。
前段時間,他又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豆腐會刺激糖尿病發生」,而他平日里沒少吃豆腐。劉大爺疑惑不已,難道自己血糖一直控制不佳就是吃豆腐導致的?
一、吃豆腐會刺激糖尿病?靠譜嗎?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適量吃豆腐的。豆腐內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成分,還有豐富的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的營養價值與動物蛋白相似,但對血脂的影響會小一些。
有研究發現,每周攝入≥1次豆腐的人群相較於不吃豆腐的,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會下降12%,其對於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有一定的幫助。
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豆腐的攝入量,一般建議每日可攝入豆腐100g、豆腐乾50g、素雞50g、腐竹20g、烤麩30g,這些豆腐製品換算下約有蛋白質8~10g,每日可以任選一種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患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要注意減少蛋白質攝入,大量攝入蛋白質容易增加腎臟負擔,讓病情加重。本身有蛋白尿但腎小球濾過正常的患者,每日可攝入0.8g/kg體重的蛋白質,腎小球濾過率低下的,則要將量控制在0.6g/kg體重。
二、糖尿病是吃出來的?4種「升糖大戶」,盡量少吃
其實說糖尿病是吃出來的,並不為過。前不久,《Nature(自然)》子刊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184個國家的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後發現,約有7成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與不良飲食相關,其中主要與加工肉攝入過多、全穀物攝入不足以及精緻穀物攝入過多相關。
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億人次,在世界範圍內排名第一。每年因糖尿病致死的患者數量高達83.4萬,糖尿病本身不會致死,但其會誘發100餘種併發症,是目前臨床上已知併發症最多的疾病之一。
想要將血糖控制穩定,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幾種食物要盡量少吃。
1、軟爛的白粥
粥煮的越軟爛,升糖指數(GI)越高,米飯的GI值為83.2,白粥的則為102,比葡萄糖的GI值更高。因為煮制軟爛的白粥,進入體內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導致餐後血糖急劇上升。
2、無糖烘焙食品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食物時會認準無糖的,但食品上標註的無糖和我們認知中的並不一樣,它們依舊有糖分,只是含糖量低些。
中國相關標準規定,每100g/ml食品內含糖量不超過0.5g,即可標明無糖。且本身烘焙食物內就有大量澱粉,進入體內後容易導致餐後血糖上升。
3、粗糧「細」加工的食物
粗糧是指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進入體內後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較慢,升糖速度也會慢一些。如果將粗糧進行加工讓其變成細糧的話,會導致膳食纖維被破壞,且為了保證這類食品的口感,往往會加入大量的糖分、鹽分等,食用後會導致餐後血糖很快上升。
4、水果榨成汁
水果在榨成汁後,內里的膳食纖維會大量減少,且果糖、葡萄糖會從細胞內釋放變成遊離糖,跟含糖飲料沒有太大的區別,飲用後會導致血糖很快上升。
三、70歲以上老年人,血糖控制在多少合適?
一些上了年紀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現自己無論怎麼控制飲食、生活習慣以及遵醫囑服藥,血糖都無法控制在相對理想的範圍內,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人,血糖的控制目標也是不一樣的。普通健康人群的空腹血糖應保持在3.9~6.1mmol/L,餐後2小時的血糖控制在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下降,年齡且身體狀況良好的老年糖友空腹血糖應控制在4.4~6.1mmol/L,餐後2小時的血糖要控制在;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病程較長的患者,可適當放寬血糖的控制範圍,空腹血糖維持在6.1~7.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可控制在8.0~10.0mmol/L。
日常應該調整飲食結構、體重、作息以及規律運動等來幫助控制血糖,注意運動要在身體允許的範圍內進行。平穩降糖,將其控制在穩定的範圍內。
年齡>70歲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範圍可根據自身病程、預期壽命、併發症等綜合考慮,沒有統一的標準。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是控制血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要注意選對正確的方式,不要因為錯誤的一些傳言而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