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飲食習慣 讓人離癌症越來越近
有這樣一種癌
偏愛中國人
近期武打演員徐少強
也因它去世
它就是食管癌
1
這5個習慣
「吃」出食管癌
腫瘤的形成一般要經歷10~20年的積累,食管癌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從外因來看,患者一般喜食腌制食品,吃飯較快、喜歡趁熱吃、好吃辣及嗜酒等;從內因看,除了遺傳因素,口腔病毒及細菌感染、免疫狀態低下等都易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吸煙飲酒
吸煙、飲酒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食道。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食管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提到,對於食管癌種的食管鱗癌而言,吸煙者的發生率會增加3~8倍,而飲酒者會增加7~50倍。
吃得太燙
「趁熱吃」是中國人的一大飲食特點。早在2016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
吃得太糙
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有好處,但前提是要吃對且適量,如果吃錯,則可能傷身。
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在經過食道的時候會損傷食道的黏膜。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反覆的「黏膜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過程,也就可能導致食管癌的癌前病變。
愛吃腌菜
鹹魚、臘腸、酸菜、腌蘿蔔等各種腌制食物在多數人家的餐桌上都很常見,但這些腌制的食物中含有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也可能是導致食管癌的因素。
相關研究
●2012年中華腫瘤防治雜誌刊登的一項磁縣食管癌高發區的研究報告指出:食用酸菜的量與食管癌的發病率呈正相關。
●《食管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中也提到,除了吸煙、飲酒高危因素外,中國食管癌高發區的主要致癌危險因素涉及致癌性亞硝胺及其前體物和某些真菌及其毒素。
吃得太辣
專家表示,過於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影響上皮細胞核酸代謝,從而出現黏膜炎症,長此以往,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2
出現這6種表現
警惕食管癌
Point
01食管通過緩慢並有滯留感或哽咽感
食管癌患者常有食管口變小,食物下咽困難並有停留的自我感覺。這些癥狀只出現在下咽食物時,進食之後即消失,且與食物的性質沒有關係,甚至在喝水時也有相同的感覺。
Point
02食管內有異物感
食管癌患者會感覺到食管像有異物一樣,感覺食物黏附在了食管上,或者疑為誤將異物吞下而存留在食管內,有類似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貼附在食管上,吞咽不下,既無疼痛也與進食無關,即使不作吞咽動作,也仍有異物存在的感覺。異物感的部位多與食道癌的病變位置相吻合。
Point
03進行性吞咽困難
食道癌最明顯的癥狀是在吞咽的時候,會出現哽噎的感覺。隨著病情的發展,癥狀會越來越明顯。常表現為局部小範圍食管黏膜充血、腫脹、糜爛、表淺層潰瘍和小斑塊病變,當食物通過時,就會出現吞咽不適或吞咽不順的感覺。
如病情再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哽噎感,多半是在吞服類似烙餅、干饃或其他不易徹底嚼碎的食物時,才能出現。自然病程由不能下咽固體食物,發展至液體食物也不能下咽。
Point
04胸骨後疼痛
這種表現在早期食道癌患者中比較多見。常在咽下食物時,胸骨後有輕微疼痛,並能感覺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質可為燒灼樣痛、針刺樣痛、牽拉摩擦樣痛。
疼痛的輕重與食物的性質有關
Point
05聲音嘶啞
迷走神經發出的喉返神經分布於喉部的肌肉,參與支配正常發聲。任何原因引起的喉返神經損傷都可以引起聲音嘶啞。一旦發現聲音嘶啞,一定要到醫院就診,明確嘶啞的原因。
食管癌病變本身以及轉移到淋巴結都可以直接侵犯或者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音嘶啞。所以,出現了聲音嘶啞,要考慮到食管癌的可能,並完善相關檢查,發現可能的病變。
Point
06消化道癥狀
有消化系統癥狀的人群更容易患食道癌,如胃食管反流、黑便、嘔血等。這是因為不良癥狀長期刺激食道,會導致食道細胞在增殖過程中受到致癌物質的影響而發生癌變,因此有消化道癥狀的人,其發病風險會比一般人高。
3
如何才能
預防食管癌?
食管癌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一些高危因素,如吸煙和重度飲酒,防霉,去除亞硝胺,改變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和改善營養衛生。
另外,對高發區高危人群進行食管癌篩查可以早期發現食管癌或癌前病變,起到早診早治和預防的作用,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提高治療效果。
食管癌高風險人群
年齡≥45歲,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項:●長期居住於食管癌高發地區
●一級親屬中有食管癌疾病史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有吸煙、飲酒、熱燙飲食等生活和飲食習慣
來源:揚子名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