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真能替代藥物治療抑鬱和焦慮嗎?

2024年10月29日 13:35 簡體 正體   評論»

一項討論了運動與藥物在治療抑鬱和焦慮上的比較,重點評估了2023年一項備受矚目的研究。該研究聲稱,療法與抗抑鬱藥物的治療效果相似,且跑步還有更多身體健康上的益處。然而,深入分析發現,這項研究的設計存在顯著缺陷,尤其是大部分參與者選擇了自己偏好的治療方式,而非隨機分配。這種偏好可能導致了偏差,因為選擇藥物的患者更為嚴重。

研究中,共141名參與者被分為兩組,一組服用抗抑鬱藥物(主要是依他普侖和舍曲林),另一組則進行每周兩次的跑步療法。16周的試驗結果顯示,抑鬱和狀緩解的比例在兩組間無顯著差異,藥物組的緩解率為44.8%,跑步療法組為43.3%。此外,藥物組在焦慮癥狀的改善上稍微佔優。儘管如此,跑步療法在改善身體健康方面表現更為突出,顯著降低了參與者的腰圍、血壓和心率,並提高了心率變異性等身體健康指標。

然而,實驗設計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部分隨機化,即大多數參與者可以選擇他們希望接受的治療方法,導致只有22名參與者被真正隨機分配到治療組。大部分人選擇了跑步療法,這使得基線水平的差異變得明顯。選擇藥物組的參與者抑鬱癥狀較為嚴重,平均抑鬱得分為46分,而跑步組則為40.5分。這種基線差異意味著,實驗結果很難說明跑步療法與藥物療法的直接對比效果,因為跑步組的癥狀相對較輕。

此外,研究者在分析數據時,更多關注組內變化,而非組間比較,這種方式掩蓋了重要的差異。儘管兩組都顯示出癥狀減輕,但藥物組的抑鬱和焦慮得分下降幅度更大。藥物組的貝克焦慮量表(BAI)得分平均下降了9.0分,而跑步組下降了4.8分;在抑鬱癥狀自評量表(IDS-SR)上,藥物組得分下降了13.9分,跑步組為8.5分。這些數據表明,藥物治療在改善抑鬱和焦慮癥狀方面可能更為有效。

此外媒體對研究結果還存在過度簡化和錯誤解讀。雖然運動對於有益,且改善了參與者的身體狀況,但研究並不支持運動能夠完全替代藥物治療的結論。特別是對於癥狀較重的抑鬱症患者,僅依靠運動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緩解,而藥物治療在這類患者中仍然非常重要。媒體的誤導性報道可能會給公眾傳遞錯誤信息,使人們認為運動可以替代藥物,甚至推遲或放棄必要的藥物治療。

最後,需要強調科學批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研究結果可能符合個人偏見時。儘管作者本人也認為運動對心理健康有諸多好處,但他強調,必須以批判性的眼光審視這類研究,而不能輕易接受表面上的「運動等同於藥物」的結論。複雜且細緻,任何簡化或誇大的解讀都可能誤導大眾,尤其是在涉及心理健康的治療時。

綜上所述,運動對心理健康有顯著益處,但不能完全替代藥物。對於中度到重度抑鬱和焦慮症患者,結合藥物治療可能是更為有效的治療方式。這項研究雖然提出了跑步療法的潛在益處,但其設計缺陷使得無法得出明確的結論,因此不應僅憑這些數據做出全面的治療建議。

(示意圖)

來源: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