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累、一冷、一吃飽 就犯心絞痛?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它的常見癥狀就是心絞痛。
多數心絞痛患者表現為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如果不積極干預,將來可能發展為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所以心絞痛的治療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而中醫中藥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在治療心絞痛方面有其獨特的方法和優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中醫是怎麼治療心絞痛的。
冠心病患者一動就容易犯心絞痛,
中醫怎麼治療?
活動後容易出現心絞痛,我們稱之為勞力性心絞痛。
比如有的病人一走過街天橋就會心絞痛,一停下來休息就能緩解。還有的患者一上樓,或者一搬重東西就會出現心絞痛,這樣的人都屬於勞力性心絞痛。
中醫認為勞則氣耗,一活動就犯病,這樣的人往往都是氣虛的病人,所以中醫認為勞力性心絞痛屬於氣虛血瘀證。血脈運行需要心氣的推動,心氣虧虛以後,不能推動血脈運行,就會出現氣虛血瘀證。
因此,這些患者在採取治療的時候就要補氣活血。比如可以使用陳可冀院士研製的抗心梗合劑,它是由三個補氣的葯和三個活血化瘀的葯組成,補氣的葯有党參、黃芪、黃精,活血化瘀的葯有丹參、赤芍、鬱金,這樣組合就能達到既補氣又活血的作用。
中醫講,氣旺血行,補氣以後,氣旺了,推動血脈運行就有力了。如果患者依然有心絞痛,可能開方的時候,補氣葯的藥量就要加大一些,因為氣足了,才能推動血脈運行。
冠心病患者天一冷就容易犯心絞痛,
中醫怎麼治療?
在冬天,有些病人一去陽台,溫度一低就會犯心絞痛,還有的人一騎自行車,或者迎著涼風走路就會犯心絞痛。
中醫認為,這種情況屬於是寒凝心脈,因為寒主收引,這些病人除了感受寒邪,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陽氣不足,所以這些人比較怕冷,平時就比別人穿得多,手腳也是涼的。
這樣的病人要溫陽益氣活血,因為陽虛的病人,首先是因為有氣虛,氣虛嚴重的時候,陽氣也會不足,所以要溫陽益氣活血。最常用的是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上冠心II號方,這兩個方子合起來,既能溫補陽氣,又能活血化瘀,對於寒凝心脈的病人更加有效。
同時,在生活上,我們不主張這樣的病人早上出去鍛煉,尤其是冬天,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非常冷,如果冠心病患者又有高血壓,清晨運動非常容易誘發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一般建議上午十點以後,暖和了再外出。
冠心病患者一吃飽了就容易犯心絞痛,
中醫怎麼治療?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進食特別油膩的食物之後,或者是吃了比較多的食物之後,就容易出現心絞痛。
這是因為進食可以激活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從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臟的耗氧量等於心率乘以收縮壓,所以交感神經興奮,心臟耗氧量增加,就容易出現心絞痛。
那麼進食之後,胃腸道需要的血液會增多,相對來說,心臟供血就會減少,再加上進食高脂的食物,血液黏稠度增加,多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容易導致餐後半小時內出現心絞痛。
一般單一的血管病變,吃完飯以後不容易出現心絞痛。所以容易出現餐後心絞痛的患者,實際上應該警惕多支病變,比如三支血管病變。
另外,老年人吃完飯以後,血壓會降低。雖然血壓降低之後,心臟的耗氧量也會隨之降低,但是心臟的供血也會不夠,所以有的時候也會出現心絞痛,暈倒,甚至摔傷。
中醫一般認為這種情況是由脾胃虛弱導致的,所以在治療的時候,需要健脾益氣、升清降濁。比如最常用的經典方子,就是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通過補中益氣、升清陽、降濁來治療這種餐後心絞痛。
當然,有一些冠心病患者容易在夜間出現心絞痛,還有一些患者會伴有焦慮、抑鬱,不同的患者都有各自的不同表現。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定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來源:溫哥華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