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起眼的炒菜習慣,悄悄讓全家人骨頭被掏空

2024年12月20日 16:40 簡體 正體   評論»

「怎麼又放那麼多鹽?菜清淡點好!」

「不多放點鹽,這湯一點都不鮮了!」

朋友的母親已經55歲,剛查出,醫生千叮嚀萬囑咐要少鹽少油。可哪怕如此,做菜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多撒了兩勺鹽。

其實,這樣的習慣,在很多家庭里都不陌生。大家都知道骨質疏鬆需要補鈣,可卻忽視了一個關鍵——過量的鹽可能會讓補進去的鈣白白流失

鹽吃多了,鈣會跟著「跑」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當我們攝入過多鈉離子時,腎臟為了平衡體內電解質,會通過尿液將多餘的鈉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鈣也會被一起帶走。

科學研究表明,每排出2300毫克鈉(約相當於6克鹽),就會損失40~60毫克的鈣。如果長期吃鹽過多,鈣的流失量會大於攝入量,身體為了維持血液中鈣的正常濃度,不得不從骨骼中「借」鈣。久而久之,骨頭就會變得「空空蕩蕩」,變得更加脆弱。

尤其是女性,因為更年期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流失速度加快,高鹽飲食會讓骨質疏鬆的風險雪上加霜。

中國人到底吃了多少鹽?數據顯示,的平均食鹽攝入量為9.3克/天,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5克/天)的近兩倍。尤其是在北方地區,鹽的攝入量更高,比如河南、北京、遼寧等地,人均每日鹽攝入量甚至超過10克。

到底有多「缺鈣」《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中,半歲-14歲以下、50歲以上及孕婦的鈣推薦攝入量根據最新的測算均有下調。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少補一些鈣呢?並不是!

每天吃的鈣平均下來大概在345到412毫克,但這個量比起專家建議的還差一大截呢。特別是中老年人,每天需要的鈣得有1000毫克,可實際上吃的遠遠不夠。

鈣參考攝入量(單位:mg)

做好這3步,

讓鈣真正補進骨頭裡

第一步:吃對且吃夠高鈣食物

補鈣,當然要先吃夠鈣。除了牛奶,以胡蘿蔔纓為代表的,其實也是鈣含量大戶。此外如薺菜、芥菜、莧菜、油菜等綠色蔬菜、豆製品、魚蝦貝類等水產品、堅果也是不錯的補鈣食物。

普通成年人每日的鈣推薦攝入量是800mg,想吃夠這麼多,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差不多是300~500ml牛奶+250g綠葉蔬菜+50g豆腐+50g魚+1個雞蛋。青少年、孕婦、乳母,或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對鈣的需求量更大,每日的推薦攝入量在1000mg甚至更多。

如果做不到每天都營養均衡或者不愛喝牛奶,鈣攝入可能有缺口,那麼鈣補充劑也是一個好選擇。

第二步:別讓鈣溜走

01

口味淡一點

每天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即平鋪的啤酒瓶蓋大小。鹽的來源不僅僅是時放的那一勺,還包括鹹菜、醬油、豆瓣醬、腌制食品等「隱形鹽」。

這些食品看似不起眼,但鈉含量很高,如果不注意,就會在無形中導致鹽的攝入量嚴重超標。

02

少喝咖啡濃茶

咖啡濃茶若長期過量飲用,如每天超過400毫克咖啡因(大約4杯咖啡),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03

戒煙戒酒

喝酒越多,骨頭越脆,越容易骨質疏鬆。吸煙會造成骨丟失增加,腸道對鈣吸收也會減少。成年人一天的飲用酒精量不能超過15。不管是還是電子煙,都應當避而遠之,並時刻警惕二手煙乃至三手煙的危害。

04

多運動

大量研究證明,運動對骨骼健康有保護作用。不愛或缺乏運動的人,相比愛運動的人,患骨質疏鬆的風險要更高。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如果還能增加每周2~3天抗阻運動會更好,可以利用水瓶、啞鈴、彈力帶來做運動。

第三步:保證鈣的吸收

想要鈣吸收好,還有個關鍵的營養素——充足的D幫助改的吸收,維生素D不足可引起或加重骨質疏鬆症

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有限,相對而言,曬太陽獲得維生素D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皮膚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可以合成維生素D。但一到冬天,陽光就是一種奢侈品。所以說大部分人想通過吃和曬來獲得足量的維生素D,真的很難。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補充劑包括維生素D2和D3,給藥方式包括口服和肌注,對於常規補充,建議選擇口服維生素D2或D3。

來源:常笑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