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屏幕易早衰

2024年12月28日 11:10 簡體 正體   評論»

此前,有消息顯示,杭州一位53歲的女士因睡前沉迷刷,雙眼突發青光眼,差點導致失明;另有祖孫兩代因沉迷短視頻導致受損……有不少因睡前突發眼睛疾病的新聞衝上過熱搜。最近,美國巴克研究所的科學家證明眼睛竟然能夠調控壽命的長短——眼部功能障礙會加速衰老進程,使壽命縮短。由此可見,看屏幕危害健康。該研究已發表於《自然·通訊》上。

熬夜看屏損傷視力

研究團隊是如何發現眼睛與壽命之間關聯的呢?這要從他們2016年發表於《細胞·代謝》的一項研究說起。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飲食限制能夠通過增強及其調控的基因表達,來促進果蠅壽命延長。

生物鐘(又稱晝夜節律)是所有生命體內的一個「時鐘」,為了使機體內部功能與外界環境的晝夜變化相適應,生物鐘在不同的時間段指揮著各組織器官,告訴它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我們的飲食、睡眠、情緒、代謝、認知等都受到生物鐘的精準調控。然而隨著年紀的增大,生物鐘發生紊亂,導致各種衰老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失眠、神經退行性疾病甚至是腫瘤的發生,加速衰老進程。而飲食限制作為一種有效的延壽方式,能讓各器官功能再次變得「井井有條」,以此促進壽命延長。

最近上述研究團隊發表於《自然·通訊》上的研究結果又發現,光暴露帶來的損傷可導致視力衰退,能讓生命體產生類似「炎性衰老」的全身炎症反應增高,從而導致壽命顯著縮短。儘管對於人類而言,眼睛對壽命的影響可能不會太明顯,但也足以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夜間玩電腦、看手機,不僅違背了生物鐘,還容易損傷視力。長此以往,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健康影響。

《老年科學》期刊上此前的研究就指出,無論是手機、電腦還是電視屏幕,基本都含有藍光,長期接觸藍光會損傷。大量的藍光正是擾亂生活規律的「元兇」,如果每天都長時間看手機,就會接觸更多的藍光,進而影響睡眠時間。長此以往,會加速衰老和縮短壽命。

中國睡眠研究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國人的睡眠狀況不理想,近3/4受訪者曾有睡眠困擾;44%的19~25歲年輕人0點以後睡覺;近七成晚睡與手機相關。

視力受損影響壽命

以往已有不少研究證實,熬夜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大損傷。英國一項納入43萬人的前瞻性隊列超過6.5年的隨訪數據顯示,與早睡早起的人相比,晚睡晚起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0%。來自瑞典的一項研究就提示,熬夜或會對大腦造成嚴重損傷。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子刊上的研究顯示,人在晚上不睡覺時,體內褪黑激素會嚴重缺乏,使氧化DNA損傷的修復能力降低。長此以往,損傷的DNA不能被修復,患癌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內科學年鑒》發表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6萬餘名美國女性的數據發現,晚睡晚起型的人2型糖尿病風險相對早睡早起型的人高72%。排除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影響後,風險仍升高19%。

早睡、早起對於現代人似乎是個難題,但經常熬夜還是猝死的誘因。熬夜會導致生物鐘紊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率加快,引發室速、室顫,造成猝死。或者引起血壓升高,使得腦血管破裂。

熬夜危害已經足夠大,熬夜看屏幕「罪加一等」。熬夜看屏幕最受傷的是眼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專家學者收集了中國中老年人群的數據後發現,每多看1小時的屏幕(手機、電視、電腦等),視網膜年齡會增加0.087年,相當於老了32天。

此前也有研究顯示,視力好壞關乎壽命長短。一項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雜誌上的研究,通過薈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來自17項研究的4.8萬人。研究發現,與視力正常或輕度視力障礙者相比,那些視力較嚴重者的全因死亡風險更高。這說明,視力很重要,眼睛也很重要,我們應該關注眼睛、保護視力,或許會更長壽。

屏幕雖好保持距離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與保持健康距離呢?

研究稱,看電視、玩平板電腦時間越長,孩子越傻,2歲以下的幼兒不建議玩手機。

一項針對4萬多名2~17歲少年兒童的研究顯示,每天平均觀看1小時電子屏幕後,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開始惡化。

一項針對40多萬的全球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的電子屏幕時間超過2小時會影響身心健康。

因此,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指南建議,2歲以下避免屏幕,2~4歲兒童每日限制為1小時,5~17歲每日限制在2小時。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指出,6~17歲兒童青少年每日屏幕時間應在2小時以內,每天中高強度活動應在1小時以上。

對於成年人,現如今我們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上花費了越來越多的時間。先不說那些熬夜玩電子遊戲的人,就說晚上躺床上入睡前看一會兒手機估計是很多人都有的習慣。甚至有人說,看一會兒手機更容易入睡。然而事實上,睡前看手機並不利於睡眠。研究顯示,想要改善睡眠,在睡前30分鐘減少手機社交媒體的使用可能比整天減少手機社交媒體的使用更為可行和有效。

來源:保健時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