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情況竟然都和焦慮有關 看看你中了幾個?

2024年12月28日 13:39 簡體 正體   評論»

如今,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劇,焦慮,已成為一種人人都有的普遍情緒,這裡有個誤區,大部分人都覺得焦慮只是一種心理上的不良狀態,對身體沒有什麼實際上的影響,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

01 焦慮障礙到底會導致身體出現哪些癥狀?

1.失眠或晚睡

明明到了睡覺的時間點,

身體也很疲憊,卻怎麼也睡不著。

一邊想著明天要早起,還有一堆事情要干,

一邊強迫自己睡,卻越想越清醒,

越想越煩躁,

到最後乾脆直接失眠,徹底睡不著了。

又或者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又多夢易醒,

睡了跟沒睡似的,完全沒有休息好,

理性能讓我們順利度過白天,

但在晚上,

那些隱秘的焦慮就會悄悄出現。

2.肚子經常不舒服

經常莫名其妙的出現胃痛、拉肚子,

明明三餐正常,

去醫院也沒有檢查出什麼問題。

這是因為胃是情緒器官,

人在精神過度緊張時,

交感神經系統可能加速胃腸道收縮和蠕動,

導致腹痛,

這其實就是焦慮引起的紊亂。

3.下降

說話說到一半就忘記自己想說什麼,

明明上一秒才把東西收起來,

下一秒就想不起來放到哪裡了。

看書看了下一頁

就忘記了上一頁的內容。

長期的焦慮會導致自主神經功能興奮,

過分警覺,就像一根彈力繩,

一直繃緊,難免出現鬆弛,

不再像之前那樣收縮自如。

4.心跳過速

安靜的坐著或平躺的時候,

能明顯感覺到心臟砰砰亂跳,

甚至能清晰感受到太陽穴的跳動。

一旦走快了或者稍微運動一下,

心就會像要跳出來了一樣,

這是長期壓力下,

自主神經過度興奮的表現,

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呼吸急促、眩暈等癥狀。

如果你經常出現以上這幾種情況,同時伴有強烈且持續的擔憂和恐懼,去醫院做了全套檢查也檢查不出問題的時候,那就極有可能是長期焦慮導致的焦慮軀體化

2019年發布的中國精神衛生調查(CHMS)結果顯示,是我國最常見的,年患病率為5.0%,終生患病率為7.6%[1]。焦慮症可發生於各個年齡,通常起病於兒童期或少年期,到成年期就診。焦慮症有性別差異,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隨著加劇,老年人的焦慮癥狀越來越常見,並常與狀共存。

02 如何治療焦慮障礙?

對於焦慮障礙,提倡綜合性治療。綜合藥物治療、等方法,全面改善患者的預後。

1.藥物治療

2020年發布的精神障礙診療規範指出一些新型抗抑鬱藥包括5-羥色胺1A受體部分激動劑被推薦作為廣泛性焦慮障礙的一線治療藥物。[2]

其中,5-羥色胺受體部分激動劑作為焦慮障礙的一線治療藥物更是被國內外多個指南推薦。

注意:服藥請務必遵循醫囑。停葯、斷葯、和更改劑量請與醫生討論後再決定,突然地停葯只會帶來反作用。

2.心理治療

3.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針灸治療等。

4.日常生活

在日常焦慮症發作時,也要學會自我調節。

接受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焦慮情緒再產生自我責備,每個人都會焦慮,這是正常的,告訴自己「我擔心的事情不會真的發生」「我有面對困難的能力和勇氣」,你是安全的,不要被害怕控制了大腦。

接觸自然:挑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去外面野餐、徒步,或者只是靜靜的坐著,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律動,暫時的放空自己,只是休息。不要小看「公園20分鐘」的魔力。

適當運動:做一些慢跑、跳繩等有氧運動,通過運動來發泄情緒,並從中感受到自己對身體的掌控權,這樣可以舒緩身心,改善心情。

朋友們不要害怕,焦慮只是暫時的迷茫,只要堅持吃藥,堅持治療,相信一定能戰勝焦慮,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來源:在線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