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失智風險 醫生分享7要訣

2025年01月18日 12:05 簡體 正體   評論»

目前仍無葯可醫,也是全球醫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大學一名從事失智症防治的老年記憶研究特別有感,眼見父親對抗多年,這讓他把專攻領域轉為研究。最近他在播客節目提及自身日常生活針對降低失智風險所做的努力,包括每天吃第一餐的時段、加什麼料,全數不吝分享。

目睹老父失智他認真落實防治之道

美國《紐約郵報》17日報道,目前在威斯康星大學醫學系擔任副教授的金納森(Nathaniel Chin),同時示威大附設醫院老年記憶計劃擔任副主任,他也是威州症防治登記局的醫療主任。

今年41歲的金醫生原本專攻的領域是傳染病,然而他目睹同為醫生的父親對抗阿茲海默症多年的過程之後,決定投入人類記憶護理研究。他的父親已於2018年去世。金醫生平時在他主持播客節目「失智症要重視」(Dementia Matters)分享相關研究報道與護理技巧,頗受歡迎。

咖啡加薑黃、肉桂

金醫生在日常生活落實多項降低失智症風險的措施,包括每天早晨運動、不喝汽水與果汁、一日將盡之際以正念冥想紓壓。

他還執行間歇斷食,通常在上午11時到下午1時之間吃每天的第一餐,儘可能在晚上7時左右(睡前3小時)停止進食。他也儘可能不吃糖,喝咖啡時他會加1茶匙的薑黃與肉桂粉,代替代糖或其他甜味劑:「已有研究證明薑黃可抗發炎,大多數慢性病都是發炎性質的疾病。肉桂則有助於穩定血糖。」

力行間歇斷食不碰糖

金醫生說,他自認嘗試了一切可行的方法以降低失智風險。他表示,間接斷食可以控制體重增加程度,同時讓血糖、、血壓保持正常數值,「我認為這對新陳代謝有好處,進而有助於降低我日後失智的風險」。金醫生也警告,斷食並非人人都適合,、飲食失調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一般人而言,斷食12小時安全無虞,而且不困難,「睡前2到3小時不吃東西、早餐延後1小時吃,就能辦到」。

2023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實驗鼠研究發現,間歇斷食有助保護大腦降低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疾病的侵害,老鼠每天進食時間控制在6小時內,可改正生理時鐘紊亂、改善記憶力、減少阿茲海默症典型癥狀大腦澱粉樣蛋白堆積。

美國最近一項研究推估,42%的美國人在55歲之後會出現認知障礙。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之中最常見的類型,記憶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逐漸低落甚至喪失,目前沒有治癒的方法,但可透過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風險,例如飲食、運動、作息。

美國一名從事失智症防治的老年記憶研究醫生建議,間歇斷食、減少糖分攝取、規律運動,都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金醫生總結降低失智風險的7大建議如下:一、每晚確保7小時安穩睡眠。二、每周最好天天都運動。三、每天保持大腦活躍運作。四、盡量避免攝取不健康的食品。五、與你在乎、關心的人們共處。六、不要吸煙飲酒。七、改善血壓、血糖、膽固醇、體重、心理健康、視力與聽力。

來源:中時新聞網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