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時間越晚,壽命更長?

2025年01月23日 10:07 簡體 正體   評論»

01

首次發生性行為年齡(AFS)和首次(AFB),是衡量生殖健康、發育以及人類適應性進化的重要指標。在傳統社會中,這兩個年齡通常緊密相關;然而,在現代社會背景下,我們觀察到一個顯著的變化趨勢——首次性行為的年齡趨於提前,而首次生育的年齡則逐漸推遲。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平均要到20歲甚至更晚才開始生育,這標誌著人類生殖與性行為之間的脫鉤現象日益明顯。

這種變化不僅影響了個人的生活選擇,也給家庭帶來了新的挑戰,比如來自父母的催婚催生壓力。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決定了一個人何時會發生第一次性行為以及何時成為父母呢?它們又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

02

最近,一項由英國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的研究揭示了371個與首次性行為和生育年齡相關的位點。這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相關研究整合了超過93萬人的數據,其中包括387,338人首次發生性行為時的年齡及542,901人生育第一個孩子時的年齡。

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研究者發現了這些與環境因素如社會經濟地位和出生年代之間存在複雜的相互作用。他們還指出,這些遺傳標記可以作為長壽和晚年疾病風險的預測因子,並且能夠解釋大約5-6%的個體間首次性行為或生育年齡差異。

除了遺傳背景外,社會和環境因素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研究表明,那些遺傳上傾向於較晚開始性行為和生育的人往往享有更好的晚年健康狀況和更長壽命,這部分歸功於他們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相反,過早發生性行為可能源於兒童時期的不平等現象,並與一系列負面健康後果相關聯,包括但不限於宮頸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以及吸煙等不良習慣。

03

該研究不僅加深了我們對生殖行為背後機制的理解,也為不孕症、晚年疾病以及長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作者強調,這些發現有助於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心理和性健康發展,並為開發針對性治療方案奠定了基礎。同時,這也提醒我們,面對年輕人的選擇,簡單地施加外部壓力如頻繁催婚可能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因為這些決定受到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首次性行為和生育年齡是遺傳、社會和環境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了解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全面地認識人類的生殖行為模式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來源:路汀醫藥研究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