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有毒還致癌?吃到這種瓜子要馬上吐出來
茶几上,一盤盤五顏六色的零食中,葵瓜子顯得格外醒目,這是老李的最愛。然而,正當他伸手欲取時,卻被一旁的侄女小芳輕輕制止了。
「爺爺,網上說葵瓜子吃多了會致癌,您還是少吃點吧。」小芳一臉認真地說道。
老李聞言,手中的動作一頓,眉頭微皺,望向在座的眾人,似乎想尋求一個答案。大家見狀,紛紛加入了討論。有人表示擔憂,畢竟現在網路信息繁雜,難辨真假;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適量食用並無大礙,畢竟葵瓜子也是營養豐富的零食之一。
「爸,我覺得還是得看量,什麼東西吃多了都不好。」老李的兒子小李分析道,他拿出手機,開始搜索相關的科學解釋,希望能找到權威的答案。
01
葵花籽致癌傳言的真相
關於葵花籽致癌的說法,在網路上流傳甚廣,主要源於葵花籽生長迅速,易於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如鉛、鎳、鎘等。這一擔憂聽起來頗為合理,但實際上,它缺乏科學依據。
首先,目前尚無臨床試驗或科學研究直接證明葵花籽含有致癌成分。儘管葵花籽可能吸收了一定量的重金屬,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會直接導致癌症。事實上,許多農作物,包括糧食和蔬菜,在生長過程中都有可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
其次,適量食用葵花籽並不會對健康造成顯著危害。葵花籽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鋅等營養成分,適量食用有益健康。當然,前提是葵花籽必須是新鮮的、未過期的,且來源於可靠的種植和加工過程。此外,對於已知對葵花籽過敏的人群,應避免食用,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01
瓜子好吃,
但這3種需謹慎食用
儘管瓜子美味,但並非所有種類的瓜子都適合大量食用。以下三種瓜子,建議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保持適度原則,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完全避免:1.鹽分過多的瓜子
鹽焗味瓜子以其獨特的咸香風味深受喜愛,但高鹽攝入不僅可能升高血壓,還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對心血管健康構成威脅。對於高血壓、腎病患者而言,更應謹慎選擇。
2.炒制過度的瓜子
炒制過度的瓜子不僅水分含量更低,更易引發上火,而且在高溫炒制過程中,還可能產生丙烯醯胺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雖然含量不高,但長期大量攝入仍可能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
3.添加了過多調味料的瓜子
如焦糖味瓜子,雖然口感豐富,但糖分和調味劑含量過高,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血糖波動、肥胖等問題。特別是對於糖尿病患者和追求健康飲食的人群來說,這類瓜子應盡量避免。
02
吃到這種瓜子,立馬吐!
在嗑瓜子時,偶爾會碰到發苦的瓜子,有些人會選擇多吃幾顆以掩蓋苦味,但這種做法並不正確,一旦發現瓜子發苦,應立即吐出。
這是因為帶有怪味的瓜子很可能是由於長時間貯藏或貯藏條件不當導致的變質發霉。發霉的瓜子很可能含有黃曲霉毒素,這是一種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類致癌物的有害物質,具有極高的毒性和致癌性。無論是長期低劑量接觸還是一次性攝入過多,都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眾多流行病學研究指出,接觸黃曲霉毒素B1與肝癌的發生率之間存在一定關聯。尤為重要的是,黃曲霉毒素對光和熱都相當穩定,其分解溫度高達280℃。這意味著,大部分日常烹調方法都無法有效分解黃曲霉毒素,只有通過長時間的高溫過程,如高溫滅活和煅燒,才能將其滅活。
因此,即便是炒制過的瓜子,一旦嘗到霉苦味,也應立即吐出,並儘快漱口,以確保健康。
03
如何健康食用瓜子?
選擇原味或低鹽瓜子:原味瓜子保留了瓜子的自然風味,低鹽版本則減少了鹽分攝入,更適合日常食用。
控制食用量:每次食用不宜過多,以免加重口腔和消化系統的負擔。
搭配水果或茶水:吃瓜子時,不妨搭配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蘋果、梨,或是泡一壺清茶,既能補充水分,又能平衡口感,減少上火的風險。
注意口腔衛生:吃完瓜子後,及時漱口或刷牙,減少食物殘渣在口腔內的停留時間,預防口腔疾病。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