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以下3個癥狀,請立刻停下來休息
作者: 儒風君
最高級的養生,是懂得捕捉身體發出的信號。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有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凡事發生,必有癥狀。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以下3個危險信號,請立刻停下手中的事,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
因為,你的身體和大腦,正在向你求救!
1
情緒失控,一點就炸
《黃帝內經》中說:「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情緒一旦失控,就猶如洪水決堤,看似發泄痛快,實則五臟俱損。
范進中舉,喜極而瘋;周瑜挫敗,氣急而亡;伍子胥蒙冤,悲白髮;林黛玉鬱結,吐血終。
過度狂喜易使心神渙散,一點就炸會誘發頭痛目赤,長期抑鬱將導致氣滯血瘀,終日憂思必致茶飯不思。
當一個人處於長期的精神壓力下時,外界的風吹草動即便輕飄飄如稻草,也足以壓死一匹強壯的駱駝。
故《呂氏春秋》有言:「治亂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矣。」
警惕你情緒發出的信號。
當怒火上涌時,默數十息;當悲憤填胸時,緩行百步。
情緒是身體的報警器。
當你的情緒頻繁失控時,說明你此刻的壓力激素已經嚴重超標,再硬撐下去很容易導致焦慮症、抑鬱症甚至免疫力的崩潰。
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生活對誰來說都有不足之處。
既然如此,何必苦苦糾結。停下來,適時疏通你的情緒,勝過補藥百兩。
能壓垮你的從來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認知方式。
修得從容心性,方是養生大道。
2
頭痛難忍、夜不能寐、三日一病
莊子說:「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
一台機器都需要定期停機養護,可身為血肉之軀的我們卻總在透支身體。
直到頭痛難忍、夜不能寐、三日一病時,才驚覺健康已亮起紅燈。
世界衛生組織將「過度勞累」定義為健康殺手,長期忽視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問題甚至猝死。
酸麻是筋骨的抗議,失眠是心神在呼救,頻繁感冒其實是正氣潰散的徵兆。
可以說,疼痛是身體最後的警告,千萬別等到大病才悔不當初。
遇事彆強撐,休憩不是懈怠,而是為了更長久的未來。
就像一把弓,拉得越緊,越容易崩壞。你只有放鬆弓弦,才能射得更遠。
扁鵲說過:「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你的身體會真實地反映你內里的狀態。
當你發現不適時,及時暫停,才能防患於未然。
3
腦子轉不動,效率暴跌
《黃帝內經》早有明訓:「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人的大腦不是永動機,一旦精神疲勞,就容易引起疾病到訪。
當你發現自己無法專心思考,記憶力變差,反應遲鈍時,就要小心了。
現代醫院研究表明,神經元突觸過度拉伸時,再不停歇就會永久變形,導致認知能力直接退化,引起輕度痴呆。如果持續用腦,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蘇軾在《教戰守策》中提到:「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
大腦如良田,勞逸結合方能經久不衰。
這裡有三個建議:1.強制關機
專註90分鐘後可以給自己留一個休息的空隙,散散步,賞賞花轉移注意力。
2.清理緩存
減少碎片化信息的輸入,可以用紙質閱讀來替代信息轟炸。
3.升級系統
每日保證7小時的深度睡眠,給大腦和身體充充電。
最智慧的用腦方式,是懂得何時不用腦。
給大腦喘息的時間,才有下一刻更流暢地運轉。
▽
古語云:「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最高級的養生,是懂得捕捉身體發出的信號。
情緒火山爆發前,先冷靜;身體拉響警報時,快躺下;大腦無法專註時,多休息。
如果你正在硬撐,請收藏起這篇文章仔細閱讀。
健康是場馬拉松,每一天的呼吸都算數!
來源:儒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