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爱吃甜食、宵夜恐伤「心」!心脏震波治疗改善顽固性心绞痛

2020年10月07日 4:13 简体 正体   评论»

本身有三高的人,又有长期、宵夜习惯,要注意可能会伤「心」!1名76岁陈伯伯是香港裔美国人,平日三餐定时、清淡,也有日行5千步散步习惯,虽有遗传性三高问题,但一直规律用药控制,但是陈伯伯却喜欢在睡前吃一片蛋糕,吃完马上入睡,长达20年,BMI指数偏高达30。在美国并有急性发作纪录,尽管有置放支架,却仍然有「顽固性」症状。

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陈玠宇医师以模型指出「顽固性心绞痛」发病位置。

心脏震波有助促进心脏血管增生,摆脱「顽固性心绞痛」

76岁陈伯伯是于5年前因感到胸闷、喘不过气,在美国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发作,进行心导管手术置放血管涂药支架,术后虽配合用药控制,但日常走路、爬楼梯仍会喘,不适症状没完全根治,生活大为不便,医学上称为「顽固性心绞痛」。因缘际会下陈伯伯于今年新冠全球大流行前夕回到台湾,辗转得知「心脏震波治疗(CSWT)」,有助促进心脏血管增生,于是至国泰综合医院接受治疗。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陈玠宇医师指出,患者透过「心脏震波治疗」后生活功能大为进步,不仅可中气十足畅游台湾风景名胜,还从日行5千步大幅进步至1万5千步。像陈伯伯每晚睡前嗜吃蛋糕,会让夜间血压保持在较高的状态,加上蛋糕多由植物奶油制作,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致淀粉,长期食用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亦或导致动脉粥状硬化,甚至产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则造成心肌梗塞发作,慢性则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两者若造成心脏功能受伤,则会心脏衰竭。

美国研究:顽固性心绞痛患者每年的死亡率为3~21%

目前治疗严重冠状动脉心脏病,包括心导管支架置放手术、冠状动脉绕道手术或积极药物治疗,然据全世界文献统计,约有1/10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症状仍未改善,医学上称为「顽固性心绞痛」。据美国研究统计,顽固性心绞痛患者每年的死亡率为3~21%,冠状动脉血管事件风险为11~69%,这类病人是医学治疗上的棘手难题,也困扰不少心血管疾病病人,所幸随着医学进步,目前心脏震波治疗提供病人另一项选择。

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陈玠宇医师模拟「心脏震波治疗」。

震波治疗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衰竭病人,如同替心脏做完一套完整的舒压按摩疗程

陈玠宇医师表示,震波治疗由来已久,应用在临床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高能量用于结石破坏,如为人所熟知的震波碎石治疗;而低能量用于组织再生,如骨头软组织的震波治疗。此外,近十几年发展的心脏震波治疗为一种非侵入性且安全无并发症的治疗,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衰竭病人,应用0.09毫焦耳/平方毫米的低能量,在不伤及心脏组织下进行血管再生,且刺激心脏释放血管舒张因子及生长因子,使得心脏的血流扩及范围加大,改善心脏缺血问题,同时刺激因心脏缺血而进入休眠状况的心肌唤醒,改善心脏功能,因而改善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及心衰竭症状,好似替心脏做完一套完整的舒压按摩疗程。

心脏震波治疗由医师亲自执行,技术难度较高,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有3次治疗,总共9次治疗,每次治疗约30至60分钟,每个疗程间隔约一个月。目前全台湾仅少数医学中心提供此类治疗模式,但健保不给付,病人需自费。

心脏震波治疗适合的对象包括:

(1)患者有心绞痛、心肌缺氧现象,但拒绝或不适合心导管介入治疗或绕道手术者。

(2)已有药物治疗或经心导管支架置放或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后,但仍有心绞痛症状者。

(3)经由多次心导管介入治疗,但效果反应不佳者。

(4)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弥漫性血管病变,预期接受心导管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绕道手术效果不佳者,其常见于慢性肾衰竭/洗肾或控制不佳的病人。

(5)缺血性心肌病变所引起的心脏衰竭者。

不适合使用心脏震波治疗对象包括:

(1)心肌梗塞处于急性期病人。

(2)严重或间质性肺病导致心脏超音波影像严重不清楚者。

(3)经心脏超音波检查发现心脏腔室内有血栓者。

(4)病人曾接受心脏节律器置放或金属人工瓣膜置放,影响震波治疗位置者。

(5)急性、心内膜炎或心包膜炎者。

(6)恶性肿瘤或严重器官衰竭,致预期余命小于半年至一年。

(7)孕妇。

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陈玠宇医师及病人陈伯伯手持「心脏震波治疗」、「避免睡前吃高糖、高油食物」看板。

根据卫福部公布最新国人10大死因统计,心脏疾病死亡率依旧稳占第2名,仅次于癌症,每年夺走近2万条宝贵性命。陈玠宇医师因而呼吁,当有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脏缺血缺氧性病变或心脏衰竭病人,除遵从医嘱接受治疗,若现行治疗效果不如预期,目前经国内外医学实证有效的新型态「心脏震波治疗」不失为病人另一种治疗新选择。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来源:华人健康网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