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在養生 其實在養病!名中醫警告:千萬別再這樣做了!
養病(圖片來源:PxHere)
很多中老年朋友以為自己做的事是在養生,其實是在養病!下面這些看似“養生”的事,千萬別再做了!
1
許多人認為,植物油不同於動物油,膽固醇沒那麼高,多吃點沒關係。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植物油的熱量是非常高的,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熱量要高出豬肉一倍多,是鰻魚的4倍多。
過多食用植物油也有很大危害。如每天多攝入5克油而不被消耗掉,10年後則多長20斤。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油脂類在最頂層,每天不應超過25克(半兩)。
3
蛋黃含有大量膽固醇,血脂高不能吃蛋黃
膽固醇是維持正常代謝必須的物質。80%的膽固醇是內源性的,從食物中來的外源性的只佔20%。食物中的脂肪決定了膽固醇的吸收量。在肉類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豬肉,而魚、蝦等白肉中脂肪含量低。
雞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維持記憶和思維的物質。不吃雞蛋或吃蛋清不吃蛋黃,會失去很多必要的營養素。建議正常人每天吃1個雞蛋,低密度脂蛋白高、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者兩天吃1個雞蛋比較合適。
4
爬山是最好的鍛煉
人老腿先老,爬山的時候負重非常厲害,因為有一個腿從彎曲到伸直的過程,在伸直的過程會造成一些關節斷裂,或者是關節軟骨軟化,過度負重活動會加速其退化和磨損。
所以,中老年人盡量少登山、爬樓。
5
少吃就可以減肥
少吃只能影響免疫功能,而且體重還會反彈。科學的減肥,不是節食不吃,而是講究科學搭配飲食,加上長期的堅持合理運動。靠走捷徑減肥,那是得不償失。
據錢江晚報報道,16歲寧波少女,為了減肥,每天最多只吃一餐,餓了就吃水果充饑,甚至網購減肥藥物服用,結果一個月後,引發猝死。
6
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
中國人特別是男性,經常吃水果的比例偏低。他們認為,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其實,水果里含人體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礦物質,含具有強抗氧化作用、防止細胞衰老的維生素及可以明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可溶性纖維果膠等。
建議由“先吃飯後吃水果”改為“先吃水果再吃飯”。將水果放在飯前,可以保證快速消化,有效幫助控制熱量、補充膳食纖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7
每周一次大量劇烈運動也對身體有益
一次大量的劇烈運動不能替代其他幾天運動所帶來的健身結果。習慣靜坐生活的人,突然做出大力氣的體力活動時,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性最大。鍛煉必須堅持循序漸進,必須經常堅持。
8
胖人需要運動,不胖不瘦不用鍛煉
身體不胖不瘦,不見得健康指標就正常。有些不胖不瘦的人,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指標都不健康。
如果不運動的話,你的人體結構是不健康的,肌肉和脂肪的比例是不對的,同樣會影響身體健康。
9
大量出汗可以減肥
人體中的水分主要在體液和肌肉細胞中,而不在脂肪細胞中。大量出汗後會出現口渴感,導致大量飲水,而後迅速恢復原體重。
排出汗液的好處,是可以帶走部分代謝廢物,但不堅持適量運動,只想通過大量出汗實現減肥是不可能的。
來源:搜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