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真相 讓你從此安心吃泡麵!
要說旅途中最常見最方便的吃食
絕對少不了速食麵
還有人說,
每次到了外地水土不服時就吃速食麵最管用。
然而,
近些年來速食麵一再被妖魔化,
負面傳言簡直不要太多!
是速食麵真的不能吃了嗎?
並不是
今天就給你一一擊破這些不實的傳言!
速食麵“一無是處”“毫無營養”?
不是的。
沒有一種食物是真的“毫無營養”的,如果沒有營養怎麼會被當做食物呢。
速食麵自然是有“營養”的。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水、膳食纖維,方便主要提供前三樣。
速食麵“營養均衡”?
也不是的。
有人說速食麵是垃圾食品,然而竟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公然鼓吹速食麵其實是營養均衡的健康食品。這就更錯得離譜了。
速食麵的營養有以下幾個明顯的問題:1)營養素“偏科”。前面說了,速食麵只能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脂肪,而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除了鈉以外的其他礦物元素幾乎沒有。
2)食物單一化。而速食麵中,只有精製小麥粉和單一種類的植物油,食物種類十分單一。
3)能量構成不合理。速食麵中脂肪成分過多,蛋白質成分過低,是高脂高能量食物。
4)鈉含量太高。一包泡麵就能讓人攝入多達5g的鹽。再吃一些火腿腸之類的輔食,鹽立馬就超標了。
速食麵可以當一頓飯?
最好不要。
速食麵只能充當一個不太合格的主食,要想作為一頓飯,必須大量補充以下食材:豆製品、乳製品、雞蛋等:補充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以及鈣、鉀等礦物元素
新鮮蔬菜、水果:補充水溶性維生素,鈣、鎂等礦物元素,以及膳食纖維
此外,由於速食麵的鈉含量在超標邊緣,吃的時候要麼只放三分之一的調料包,要麼只吃面,不要喝湯。
如此,才能算是一頓營養還算合格的一餐。
不過,由於這一餐熱量很高,脂肪過剩,最好是在中午而不是晚上吃,並且,只可偶為為之,絕不能當作家常便飯。
速食麵含有大量防腐劑?
沒必要。
這個你真的冤枉速食麵了。它確實沒有防腐劑,原因並不是廠家“心善”,而是沒必要加,加了也增加成本。
速食麵的麵餅製作過程經歷了油炸或乾燥,大部分水分已經脫去,干到微生物無法生存。
長時間放置,只要不受潮,就不會長微生物,而只會氧化。因此,加防腐劑實在多此一舉。
不過,麵餅里雖然沒有,料包里一般會有。絕對談不上“大量”。
速食麵有蠟?
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謠言,稱碗裝速食麵內壁有一層蠟,吃的時間長了會在消化系統內堆積,網上甚至還有因此致死的一則新聞。
其實碗面的碗所用的材質一般是聚苯乙烯,這種材質本身已經足夠耐熱防水,並無必要再塗一層蠟。
此外,就算真的把蠟吃進去,也不會發生“在消化道內堆積”的情況,它會輕鬆的隨著其他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
速食麵致癌/有毒?
關於速食麵致癌論/有毒論,主要有三個“嫌疑犯”,一個是丙烯醯胺(泡麵油炸過程中產生的),另一個是BHT(泡麵中的抗氧化劑),還有一個是聚苯乙烯(存在於泡麵碗中)。
它們真那麼可怕?
先說丙烯醯胺,什麼炸薯片、烤麵包、爆米花、餅乾、咖啡、蛋糕等均含有。但是,並不是只要吃了就會致癌,要達到一定劑量才會有危險。
再說BHT。它的安全性經過了廣泛的審查,中國、美國、歐盟等均允許其使用。除了速食麵,各種動物油、植物油、肉類、穀類、口香糖、焙烤食品、休閑食品、啤酒等食品中都有BHT的身影。
最後說聚苯乙烯。美國FDA認為從聚苯乙烯包裝材料中釋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達到這一有害劑量,所以允許用它來盛裝食品。而歐洲、日本也都允許它的使用。
吃一次速食麵32天才能解毒?
這個流言裡面說的“肝臟解毒周期32天”的說法不實。
實際上不同物質進入人體後的分解和排除時間是不同的,完全取決於是什麼物質。
有的物質需要幾個月甚至數年才能分解,那麼它們就是可以在人體類累積的毒性物質,比如重金屬元素就是。
而所有法律允許的食品添加劑在這方面都是經過審查的,它們的分解排出只需幾小時或一兩天,是不累積的。
方便中的當然添加劑也不例外,不可能會需要32天才能分解排出。
速食麵不安全?
速食麵是一種安全的食品嗎?很多人會說不是,其實這是把“安全”和“營養”混為一談了。
速食麵確實不是健康食物,營養素單一,熱量較高。
但是,我們在市面上買的速食麵大都是大型廠家運用標準生產線生產出來的規範化產品,其在安全方面有較完備的監督管理制度。對於微生物數量、有毒物質含量、致癌物含量這些安全評價指標,如果是將泡麵與街邊小攤的炸臭豆腐、烤串、麻辣燙、冷麵等相比較,我誠懇的告訴你,還是泡麵更安全些。
那麼,
總結一下:
速食麵是現代工業化生產的一種
安全、衛生的包裝食品,
不含“大量防腐劑”、
不含“會積在腸子里的蠟”
速食麵缺點是營養偏科、熱量高、含鹽高。
偶爾吃吃完全沒問題,
但天天吃泡麵不吃別的當然會損害健康
(這一點對於任何食品都成立,
你天天只吃綠豆也一樣)。
旅行出遊正是有理由吃速食麵的好時候
想吃就吃吧~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