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暈車、暈船、暈機 我到底怎麼了?

2019年06月05日 8:18 簡體 正體   評論»

在遊樂場里,我們常常會深刻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的人從驚險無比的過山車上下來依然能談笑風生,而有的人坐個旋轉木馬都會暈頭轉向、跪地不起。

圖片來源:PxHere

這一虛弱群體,在醫學上叫做暈動症患者。

暈動症源於“運動信息”的衝突

暈動症,是由於搖擺、顛簸、旋轉等所致的各種不適的統稱,具體可以表現為、暈船、暈機甚至是暈娛樂器械。

出現暈動症主要是由於身體不同部位傳遞給的“運動信息”有衝突。大腦對人體運動狀態的估計主要是靠前庭、體感以及視覺。當人主動運動時,來自三方面的運動信息通常是一致的,但被動運動時,這三種感知反饋給大腦的信息就可能出現衝突,從而引發暈動症。

人內耳中的前庭器官。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打個比方,當我們坐在封閉的車廂內,視覺和身體上我們是靜止的,而前庭器官的空間感知能力卻告訴大腦,我們在飛速運動。又或者在觀看一個快速移動的物體時,身體和前庭器官顯示我們是靜止的,但視覺上卻又是運動的。在這些類似的情況中,大腦就會陷入困惑,產生暈動癥狀。

雖然目前還不完全清楚為什麼這種衝突會造成暈動症,不過醫學界普遍認為,暈動症可能和前庭器官過度敏感有關。前庭器官過度敏感的人,由於空間感知能力更好,所以更加容易患上暈動症。

每個人都是潛在的暈動症患者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暈車的體驗。頭暈、噁心往往只是前奏曲;面色蒼白、冷汗直冒是常見的癥狀;嚴重的時候還會、暈厥,甚至有可能出現電解質紊亂。

暈車。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路況不好,或者頻繁剎車的情況下,暈車癥狀會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平常不暈車的人也可能會暈車。其他交通工具造成的暈動癥狀,不盡相同。

暈動病的發生率取決於具體情況。有研究分別統計了不同交通方式下暈動症的發病情況,結果發現:海上的乘客,有29%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暈船癥狀,並有7%的人會嘔吐;

飛機上的乘客,有24%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暈機反應;並有0.5%的人會嘔吐;

公共汽車上的乘客,更是有41%的人有暈車反應,並有2%的人會嘔吐。

事實上,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患暈動症的人,另一種是將要患暈動症的人。畢竟只要搖擺、顛簸得夠劇烈,誰都有可能患上暈動症。其中,遺傳因素、性別、年齡等也會影響暈動症的發生,比如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患暈車。

不過除了體質問題,暈動症還有其他誘因,比如吃油膩的食物、環境密閉不通風等。

如何防治暈動症

說起暈動症的預防,有各種各樣的土辦法,不過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比較可靠的方法。

根據暈動症的原理,預防暈動症主要是減輕視覺和感覺上的衝突感,並防止嘔吐。想要減輕視覺和感覺上的衝突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個好座位常常是可行、有效的辦法:1.坐船的時候,盡量選擇船底層的、靠近船頭或船中央的位子。

2.坐飛機的時候,盡量選擇靠機翼前側的位子。

3.坐火車的時候,盡量選擇車頭、面向前方並靠近窗戶的位子。

4.坐汽車的時候,可以自己開車,或選擇靠前的位置。

同時還要注意不要閱讀,也不要一直盯著車外呼嘯而過的各種景物。保持眺望遠方,讓你的大腦少些困惑。

圖片來源:livescience.com

預防嘔吐,有如下辦法:1.坐車前不吃或少吃油膩或氣味過重的食物;

2.不吸煙喝酒;

3.條件允許的話,注意通風。

如果你是每次坐車必暈的人或者已經被暈車打倒了,還可以使用一些藥物來緩解癥狀,比如茶苯海明。癥狀非常嚴重的話,還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膽鹼葯等。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有的暈車藥不可與葯、過敏葯、葯、鎮靜葯等並用,或者含有某些易過敏成分;還有的暈車藥有適用人群,所以使用每種藥物的時候應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的使用方法和禁忌。

來源:果殼科技有意思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