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小看這個!泰國度蜜月同中招 咯血後多器官衰竭

2019年08月03日 5:45 簡體 正體   評論»

不久前,一名30來歲的男子到柬埔寨務工半個月,回程上飛機前已經感到畏寒、不適,回來以後開始發燒、,全身肌肉酸痛。男子到當地衛生院看病,但沒有向醫生提及自己外游史,當做治療了兩天後頭痛加劇,通過血清學檢查顯示登革熱病毒抗原呈陽性,轉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被確診為登革熱。

如果出遊目的地是東南亞,一定要有“防蚊”這根弦!

每年的8月至10月是登革熱高發季節。目前,東南亞各國登革熱疫情嚴重,其中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發病案例均超過5萬例,柬埔寨和斯里蘭卡超過3萬例,新加坡8419例。

昨天,記者從廣州市衛健委了解到,東南亞是廣州市登革熱疫情的主要輸入地,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的高發,也導致廣州市登革熱輸入病例數均明顯高於去年同期。截至7月30日,全市已報告登革熱輸入病例數143例,比去年同期多3倍,占目前全市報告病例數的七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為了避免出遊感染登革熱並在回到廣州後造成本地傳播,居民近期到東南亞旅遊,出發前、行程中、返穗後都應該做足預防措施。

柬埔寨歸來被確診為登革熱

不久前,一名30來歲的廣州男子到柬埔寨務工半個月,回程上飛機前已經感到畏寒、不適,回來以後開始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男子到當地衛生院看病,但沒有向醫生提及自己外游史,當做感冒治療了兩天後頭痛加劇,通過登革熱血清學檢查顯示登革熱病毒抗原呈陽性,轉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被確診為登革熱。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醫師洪文昕介紹,今年截至目前該院收治的近70個登革熱患者中,有四五十個都是外地輸入病例,其中一半和這個病例一樣,都是從柬埔寨輸入的。“這個患者住院三四天後體溫恢復正常,六天左右血液里登革熱病毒檢測為陰性,康復出院。”洪文昕表示,大部分登革熱患者都可以順利康復,但也有少數開開心心去旅行時感染登革熱、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悲劇。

泰國,最後卻……

他印象較深的是去年一對到泰國度的小兩口,在當地玩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妻子還沒回來時就有些發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回到廣州第二天,妻子開始咯血,第三天丈夫也開始發燒、頭痛,“一開始他們都沒有想到是登革熱,後來病情加重,兩人被一起送到我們醫院,妻子在來的路上已經昏迷了,到院後發現多衰竭。兩人的血液里都查到登革熱病毒。丈夫住院一周後康復出院,妻子卻太嚴重,沒有救回來。”

他提醒市民,登革熱高發季節到東南亞,謹慎起見,最好出發前了解當地登革熱疫情,做好防蚊準備;旅行中和旅行後一旦出現發熱,要考慮到感染的可能,就診的時候要告知醫生曾經出遊的地方。

癥狀:突然發熱、頭痛個別會出現重症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者接觸傳播。每年的6月~11月是登革熱在廣州的主要流行季節,高峰期為8月~10月。各年齡組人群均可感染登革病毒而發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登革熱發病較突然,有發熱、頭疼、眼眶痛、骨關節和肌肉痛、皮疹出血(皮下出血點或流鼻血)等癥狀,發熱1~2天可達39℃~40℃,嚴重的患者會出現休克衰竭甚至死亡。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書記、傳染病學專家張復春介紹,儘管登革熱早期癥狀和流感有相似之處,但只需要扎手指驗個血常規,基本就能對登革熱和流感進行鑒別,因為登革熱病例的血象多數會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目前,廣州的二甲以上醫院都具備有診斷登革熱病例的能力。

目前對於登革熱,未有特效抗病毒藥物,但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進行止疼、補液、中醫藥辨證施治等支持治療,一般五天到七天就會好。

“只有個別登革熱會出現重症,目前廣州的救治水平是國際領先的,市民可以放心,最重要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在登革熱流行季節,出現可疑癥狀時,都應該及早就醫,尤其是伴有基礎病的老人、孕婦、小孩等重症高危人群。”張復春說。

傳播:花斑蚊是“罪魁禍首”

白紋伊蚊在廣州俗稱花斑蚊,是傳播登革熱的罪魁禍首,成蚊主要在白天活動,並叮咬人;且白紋伊蚊必須將蟲卵產在水中,蟲卵也需要在水中才能發育為幼蟲和蛹,室內外各種容器積水也就成了花斑蚊繁衍的絕佳“溫床”。

工作人員在公園內滅蚊。(資料圖片)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日前公布的最新蚊媒監測結果顯示,全省3165個伊蚊監測點中,有89個測出蚊媒密度屬於高密度,其中廣州佔了28個。專家表示,登革熱可防可治,關鍵是做好清積水、防蚊蟲特別是在雨後,對登革熱病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在登革熱流行季節,出現可疑癥狀時,應該及早就醫。

因此,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防蚊滅蚊工作,最關鍵是在於環境衛生治理和清除積水,無積水就無蚊蟲,無蚊蟲就無登革熱。

來源:廣州日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