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護肝葯怎麼選?有4個種類看看你適合哪一種

2019年12月03日 17:14 簡體 正體   評論»

幾個月前,一篇名為《中國患者一年吃掉百億元葯,然而國外根本沒這葯》的文章傳遍醫藥圈。

「我每個月的抗結核葯才花200多塊錢,保肝葯就要900多。」

肺結核患者林雲,每天需要服下41顆葯,而在他的用藥方案中,用於保肝的水飛薊賓膠囊與護腎的中成藥至靈膠囊,並不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推薦的抗結核葯聯合治療方案中。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在治療方案中加入一種或多種保肝葯,是國內肺結核病治療的「標配」,有結核病的說法是:服用保肝葯,一則可以預防肝損害,二則可以在肝損傷發生時,用保肝葯來治療。

不僅是肺結核患者,我國4億患者,也是保肝葯的消費主力軍。甚至,還有一些長期喝酒或熬夜的人也在網上諮詢,「我要不要吃點保肝葯來養肝?」

我國肝病用藥總體消費超過百億

用肝病醫生的話說,保肝葯是一類「讓人聽了名字就忍不住想買的藥物」。

醫藥信息服務平台米內網引述相關報告稱,2017年,我國肝病用藥總體消費超過600億元規模,同時預測,2020年,中國護肝降酶葯市場高達120億元規模。

保肝葯(又叫護肝葯),是指用於保護、改善功能的一類藥劑的總稱。保肝葯的特點是促進受損的肝細胞再生,改善肝臟解毒功能;促進肝細胞膜修復;提供肝臟代謝物質;保護肝細胞免於損傷或減輕損傷等。

保肝葯種類繁多,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解毒類: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此類藥物主要為:肝泰樂、古拉定、凱西萊。

中藥製劑(抗炎類):中藥有效成分對於肝病治療具有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效果,比如五味子、茵陳等都是常用藥物。

利膽類:這一類保肝葯可以促進肝細胞合成膽固醇,防止膽汁淤滯,抑制細胞凋亡。代表藥物優思弗、膽維他、思美泰等。

促進能量代謝類:保肝葯成分能促進肝細胞能量代謝,保持各種酶的正常活性。主要包括維生素、輔酶類、潘南金、甘樂等。

得了肝病,就得一直吃保肝葯?濫用會導致什麼後果?

保肝葯種類繁多,有其特殊的組成成分。不同種類保肝葯服用後,造成的副作用不盡相同。因而,每個肝病患者在使用「保肝葯」時,需根據自體狀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保肝藥效才能起到保肝的作用。

人類日常飲食都需經過肝臟的代謝,何況還是保肝葯此類的藥物?「是葯三分毒」,包括保肝葯在內的多數藥物,都要經肝臟分解、轉化、解毒,過多服用保肝葯,無疑會增加肝臟負擔,更甚者,還會引起肝臟功能的損害,誘發藥物性

「戒斷反應」也是保肝葯長期使用的對抗癥狀,對於一類強效的保肝降酶藥物,如聯苯雙酯、甘利欣等,長期服用藥後一旦停葯可能會產生如:酒精戒斷後出現興奮、,甚至發作等癥狀。

目前臨床常用的保肝葯,它們雖然常常被用於治療各種肝病,但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並非根本性治療措施。切忌盲目濫用保肝葯,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這些肝病患者其實不用吃保肝葯

在我國,不少乙肝患者陷入保肝葯的功效,而不加節制地服用。大部分肝病患者存在對保肝葯這類抗病毒藥物「多多益善」的錯誤認知,以下這四種情況最好或不用吃保肝葯:

有病毒複製活躍的慢性乙肝、丙肝病人:這類患者的轉氨酶升高幅度並不大,無需降酶,應先給予抗病毒藥,抑制病毒,促進肝細胞自我修復治癒。

自身免疫性肝病(原發性膽汁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等):這類人一般的保肝葯沒有明顯的治療價值。

失代償性肝硬化:臨床表明,保肝葯對此類病症難以起效。

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脂肪肝:常用的保肝葯基本無效,或療效不確切。

補充:想要肝臟好,不用吃「保肝葯」

多做運動!用好這方法,簡單又有效!對於肝臟有問題的人來說,晚飯1小時後,適當進行運動(散步、靜坐和太極拳)都是適合肝病患者調養身心的運動項目,不會加重肝臟的負擔。

需要提醒的是:肝病患者飯後要注意運動方式,吃完飯後靜坐休息至少30分鐘,再去運動,這對肝臟的保養,是非常有意義的。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39健康網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