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病都是氣出來的 可惜你渾然不知!記得告訴身邊人
案例一:
年過七旬的王老漢和泮嬸是一對老鄰居,但兩家因土地佔用問題,一直有不少矛盾。
去年2月初,泮嬸和王家兒女再次出現口水戰,當地村幹部到場處理,雙方的謾罵並沒有停止。泮嬸情急之下,當著多名村幹部、村民的面,用「比畜生不如」、「不要臉」等言語辱罵王老漢,王老漢氣得當場暈倒,雖然被家人緊急送醫,仍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此後泮嬸也被公安局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而王老漢妻兒4人還將泮嬸訴至法庭,認為她應該為王老漢之死承擔經濟賠償。
案例二:
今年5月13日,郝先生下樓準備開車外出,卻發現自己車的擋風玻璃、車頂上全是污物,目睹此狀,郝先生懷疑這是靠近停車位的201住戶乾的,就上樓後敲開家門,把60多歲的住戶王先生拽下樓,堅持說車上的垃圾是他家扔的。
王先生被拉下樓後情緒也很激動,不承認自己干過這事兒,當場和郝先生吵起來。言語衝突中,王先生越吵越激動,感到被冤枉的他,甚至對著整幢樓大嚷。
大約十幾分鐘後,王先生終於平靜下來,正當他準備走到邊上歇一會時,意外突然發生——他還沒坐正就突然倒地,雖然急救人員很快到場,但仍未挽回王先生的生命。
活生生的人,還能被氣死不成?上面2個案例告訴你,真的有可能。
氣到心臟病發?這不是開玩笑
在案例一中,王老漢妻兒認為王老漢年紀較大,且做過心臟手術,當時圍觀群眾都明確告知泮嬸,王老漢患心臟病,不能受刺激,而泮嬸不僅不聽,還升級為辱罵,這才使王老漢被氣得暈倒在地;而案例二中的受害人王先生,本來就有心肌梗塞、冠心病等病症,並做過2次心臟支架手術。在相關部門出具的《調查記錄》中,其死亡原因為:「今因生氣突然倒地,心臟、呼吸停止跳動,搶救無效。」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別人打趣:「氣得我心臟病發了!」,事實上,情緒過激、情緒波動大,確實是心血管急症的「導火線」。
情緒因素引起心血管疾病,其作用機制主要有三個:
血流動力學變化。情緒應激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加強,使心肌耗氧增加;又會使冠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發生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且應激性生活事件的強度越大,血液流變學改變越明顯,心血管事件的出現概率越大。
中樞神經系統反應。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兒茶酚胺(CA)遞質濃度增加,並因為切應力的改變,使血小板受損,黏附性增加,引起血管內紅細胞聚集,降低紅細胞剛性,增加血液黏度,形成血栓。
冠狀動脈收縮反應。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會使小動脈、微動脈收縮,血壓驟升;並可引起心律失常,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乃至急性心肌梗死,或觸發心梗後室顫而猝死。
除了傷「心」,生氣還傷這些地方!
《黃帝內經》說「百病生於氣也」,憤怒的情緒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甚至會「引火上身」,摧毀健康。
·生氣與消化系統疾病
要說人體最容易受情緒影響的系統,應該就是消化系統了。
國內外眾多研究表明,當人的情緒長期處在壓抑及應激狀態下時,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體內兒茶酚胺會大量增加,導致消化道黏膜組織缺血缺氧,從而出現黏膜的水腫和壞死。
而且負性情緒可能誘發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增加幽門螺旋桿菌在消化道內感染的幾率。
·生氣與乳腺疾病
坊間流傳「退一步卵巢囊腫,忍一時乳腺增生」的說法,這也從側面反映情緒與女性乳腺健康息息相關。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女性的負面情緒,包括生氣、焦慮、壓抑、家庭矛盾、生活及工作壓力大等,都會使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增生和乳腺結節。
同時,研究表明,很多乳腺病患在就診前五年內,都曾收到嚴重的精神創傷和打擊,生活遇到過諸多不幸,而他們又找不到合適的發泄渠道,又或者得不到家人或親友的理解。
·生氣與腫瘤
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全軍腫瘤研究所教授朱波表示,臨床上,90%以上的腫瘤患者與情緒、心理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精神創傷、不良情緒都可能成為患癌的先兆。
焦慮和憤怒會導致腎上腺素皮質類膽固醇等內分泌激素增加,使人的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使胃腸蠕動變慢。
負面情緒還會通過大腦反射,降低身體的生理機能,讓機體從抗癌抑癌狀態,轉為致癌狀態。
正確調節情緒,也是一門學問
不良情緒直接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負性情緒一定要得到及時的、正確的宣洩。
下面小九教大家幾種調節情緒的簡單方法:首先,學會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面部表情,比如情緒低落時,可以暗示自己多微笑;情緒過分緊張時,可以有意識地放鬆臉部肌肉。
學會轉移注意力也是方法之一。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消極情緒轉到其他方面,感到憤怒時,不妨想想讓自己高興的事兒,這樣心裡鬱積的怒氣也會消下一大半。
調整呼吸,則是處理情緒波動最有效的方法,通過平穩的呼氣、吸氣練習,能夠讓你波動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
小九看過一句話:真正的心理治療,是讓自己成為醫生,但應對負面情緒,做往往比說要難得多。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