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大學生運動後突發四肢無力!原來竟是這個病在「作祟」

2020年09月03日 21:24 簡體 正體   評論»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七院)科接診了一位19歲的小蔡。來到中山七院就診前,小蔡在杭州經歷了一次「生死劫」。

事發當天,小蔡和朋友們相約去運動。沒想到,大量出汗後,小蔡突發四肢無力,完全起不來身。發現異常的朋友講小蔡緊急送到了杭州市某醫院急診留觀室。

經過檢查,醫生髮現,小蔡的血鉀僅有1.69mmol/L,遠遠低於人體正常血鉀3.5—5.5mmol/L。也就是說,小蔡有嚴重的低鉀血症。好在救治及時,小蔡已經恢復。

「放倒」小蔡的低鉀血症到底是種什麼病?日常生活中,該注意哪些可能的表現?中山七院主任李芳萍對此做出了詳細指導。

低鉀血症是一種常見的電解質紊亂,是指各種病因引起血清鉀離子低於3.5mmol/L所致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綜合征。

鉀離子是維持身體正常機能的一種重要的細胞離子。如果鉀離子缺乏可影響神經肌肉活動、心臟功能等,直接威脅的生命安全。

臨床上許多疾病都可引起低鉀血症,常見的包括特發性低鉀型周期性麻痹、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腎小管性酸中毒、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藥物相關性低鉀血症等。小蔡就是因為患有,才導致的低鉀血症。

出現四類癥狀要當心

1、肌無力

低鉀血症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肌無力和發作性軟癱。起初患者有四肢麻木、乏力,隨後出現不能站立、行走,坐著或蹲著不能站起,嚴重時不能活動,甚至可累及呼吸肌導致呼吸困難或窒息,危及生命。

2、食欲不振、腹脹、噁心、嘔吐

身體缺乏鉀離子情況下,腸道蠕動速度會減慢,患者可能出現食欲不振、腹脹、噁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出現麻痹性腸梗阻,對於有上述癥狀患者,需要警惕低鉀血症。

3、心悸、胸悶、氣促

低鉀血症患者可出現各種和傳導阻滯,可出現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阻滯、心力衰竭等,如患者有心悸、胸悶、氣促等表現,應及時完善血鉀檢查。

4、多尿、煩渴

長期低鉀可導致腎小管功能受損,出現多尿、煩渴,後期甚至可出現代謝性鹼中毒,表現為頭暈、躁動、抽搐甚至昏迷。如果未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腎功能損害可能由可逆的變為不可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

低鉀血症既要「治標」又要「治本」

低鉀血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讓血鉀儘快恢復到正常水平,但這屬於「治標不治本」,尋找病因並去除病因是低鉀血症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

由於病因各有不同,治療方案亦不盡相同,需要內分泌科醫生進行專業的醫學評估,抽絲剝繭查明病因。

如未明確病因,低鉀血症可反覆發作甚至難以糾正,若不能夠及時採取對症的治療措施,患者將出現全身肌無力,嚴重者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困難,亦可出現心力衰竭,最終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循環衰竭且危及生命。

因此,發現低鉀血症之後,尤其是頑固性低鉀血症或嚴重低鉀血症,應儘早至內分泌科進行規範診治及病因篩查。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搜狐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